第2章 三主仆细论丫鬟(1 / 3)

加入书签

所以吃过简单的早饭,气儿还没喘过一口就跟二十多个女孩子一起,站在院子里听李婶子训话,瞅空儿也跟其他新来的几个女孩子一般,偷眼打量四周,还是颇为新奇的。

李婶子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简单点儿就一句话:要听话,否则没饭吃,还要罚。

李婶子这番行事做派,在新来的小丫头们面前拿腔作势的充管家婆子款儿,半文不白的看起来也有模有样,但在见过贾府各类婆子嘴脸的晴雯眼里,实在不算什么,甚至连贾府扫地的婆子都有所不如。

但晴雯木着脸没敢露出半点儿小心思,跟别人一样,站在人堆里低眉顺眼地垂首侍立,老实到不行。

前世她倒是聪明了,手巧伶俐眼里不容沙子,脾气模样,罕见有能比肩的。结果如何,没落个好下场。反是那些个一向被人赞‘笨笨’的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们,活的更长久些。

却说牙婆子春娘回到后院,先看过一双儿女,这可是她的命根子。

嗣后那柳枝一边伺候着她沐浴更衣用饭,一边把这几日家里外面的大小事情一一向春娘回明:“……前天赖二奶奶打发人给哥儿姐儿又送秋衣来,说有好的丫头让给留几个……那四个秋虽也偶有口角却还算乖觉,伺候哥儿姐儿也尽心,也知道做事;灶房里的周婆子病了,碰巧儿李婶子远房表妹过来瞧她,便先留下帮忙……”

柳枝也是打小儿被春娘买来,看她虽模样儿不算出挑,但也白净整齐,是个心里有成算的,便留下来,跟着她也有十多年了。平时倚为臂膀,在春娘跟前说话,比外院管事婆子李婶子还要重上一分。

春娘听完柳枝的叙说,饭也吃的差不多了,放下汤碗略一思忖,道:“别的还罢了,只这李婶子的表妹是个什么来历,我们这一院子妇孺,若是个有什么说道的,她这进进出出的不是个事儿,至于灶上活计做的如何倒是面儿上摆着的,一瞧既明。”

柳枝笑道:“自来我们谁不知道主子治家严密,自是当心的,李婶子已经仔细地说过了,这婆子姓张,看着也干净利索,做事还算麻利,点心做的尤其好,做的奶饽饽糖馒头,哥儿尤其爱吃。说原也是大户人家的灶上的上灶婆子,早年死了丈夫,只得一个女儿在主家太太身边伺候,年初的时候得病死了,主家就恩典还了她身契打发她回家养老的。这张婆子生无可赖,家乡又没什么亲人,这京里也只有李婶子这个远房表姐,便过来看看,碰巧儿灶房里缺了人……”

这一世她不求别的,只求能活的久一些,原本的秉性脾气哪里再敢露出一星半点儿来,说不得也要改改的,做不到那种‘笨笨’的样儿,也不能轻易无谓的得罪了人,否则到头吃亏的还不是自己。

她们这些女孩儿要做的事情倒也简单,当天就开始跟着这李婶子学着施礼、走路、端茶递水、言语应对……一应婢女们该会的简单的进退规矩。

李婶子手里拿着一根竹戒尺,一双老眼烁烁放光四下逡巡,看有做的不对的上去便敲一记,不论胳膊腿儿屁股的,听声音就疼的慌。若是疼的叫了出来,便又是一下子,再叫再……依此类推,吓的被打被吓的女孩子们,咬牙忍痛再也不敢吭声儿了。

原先来的女孩儿们还好些,应该学过一阵子了,倒是她们这八个新来的,木呆呆的难免吃亏。当然,不包括晴雯和圆脸丫头桃花。

那丫头是真机灵,难得的是看起来还一脸老实憨厚样儿,让晴雯不得不感叹,人傻果然活不久,就像以前的她。看样子,不傻装傻、不憨装憨才是道理。

这春娘多精明的一个人,立时明白了这里面的道道,恐怕没说的那么简单,看了稳稳当当的柳枝一眼,不置可否:“行了,这些日子心苦你了,你一向是个仔细的,既如此我也放心。我也累了,收拾收拾你也下去歇着吧,明儿再说罢。”

只要这张婆子还得用,她倒也愿意给这李婆子个脸面,可真要觉得主子好糊弄,却是需要好生敲打敲打了。

牙婆春娘的宅子是个两进的小院,并东边后置办的,隔着一道后打通角门的小跨院,用作灶房并李婶子一家三口、还有做粗活的婆子们住着,统共也有二十来间房子,住的满满的。

春娘没了男人,带着一儿一女并贴身伺候的丫头婆子住着内院,外院则住着买来尚未卖出的大小丫头们,并通着跨院的柴房兼下人洗浴的一间屋子,大门门房里平日是李婶子的瘸腿男人守着。

晴雯前世在这里呆了不到一个月,年龄又小,慌慌张张的学了点规矩就被卖了出去,人生地不熟的,又整天提心吊胆被罚,对这里实在没什么印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