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山王府(3 / 3)

加入书签

这一看,徐钦马上又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这个时代虽然也是说汉语、写汉字的,可书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竖排和从右到左的排列方式倒在其次,可这繁体字他读没问题,一旦要写就有点抓瞎了。

更重要的是字迹!

现在他对自己穿越而来的方式依旧是一抹黑,当中有没有什么纰漏,仅凭推测肯定是无法完全呈现出来的。加上性格习惯的不同,可以预见未来自己肯定会表现出很多在旁人看来极为反常的举动。一般的变化倒是可以通过“想通了”、“开窍了”来解释,但怎么解释自己突然不会写字了?

想到这里,他连忙铺了一张纸,然后胡乱研了一点墨汁,用笔蘸上写了两个字。然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趁着秋日黄昏的最后半抹余晖,加速往回赶的主仆二人都没有注意到,左边那座绣楼二楼中间有一扇窗户并未关严实。房中一个俏丽的少女正好从窗缝中看到了路过的主仆二人,并且也有些惊诧:这傻小子今天真是脑子摔坏了不成?

徐钦居住的小院位于整个中山王府的偏东南区域,向北隔着一个小小的演武场和一个小花园与几位姑姑的绣楼遥遥相望,向西则在和徐辉祖夫妇居住的“忠谨院”之间错落分布着两个更小一些的小院。其中更靠近“忠谨”的那个,据说是徐辉祖的妾室王氏的居所;而靠近自己的这个,则暂时空置着,据小丫头嘴碎透漏,下人们都猜是国公老爷准备给大少爷未来安排妾室的。

回到徐钦自己的这个小院子,整体结构上是一个复合的不规则三进院落。总共由一幢江南风的二层主楼和三幢单层功能建筑以及一个自带的小花园构成,外围小半部分由一条水道与东南侧的一个空置小院隔开,另外大半则是由两米左右的内部院墙围起。

单看这一组建筑并不显得多么奢华无度,只不过就目前而言这一片占地近一亩,建筑面积三四百平方米的组合式别墅,竟只是为徐钦一人准备的。仅就这一点来说,便是不久前还在追求三室一厅的人难以想象的奢华了。更不用说其内部的奢华装饰,整幢楼宇皆是用自带着淡淡幽香的坚实木料为主体,怕是紫檀木、黄花梨木一类的高级木料。显得低调且超级奢华且有内涵。

徐钦的卧房就在那幢二层小楼的二楼中部,是一个二进套间。由于今天下午的一番医治和“抢救”,房中还有一股淡淡的草药余味。不过很明显,在徐钦刚刚离开之后,已经有下人用香薰薰过了,不但草药的余味很淡,还有一股不知名的清新芳香。

虽然脑子里面对繁体字、毛笔都有些生疏,但写下去的时候偏偏“有如神助”,这两个胡乱写的字虽说达不到书法家的水平,也绝对不是自己那种十几年前练过两天的十分之一调子水平的。

再翻出旁边明显是之前原主人写的东西一对比,在一些落笔、提笔、停顿的细节上非常类似,想来或许应该是这具身体的肌肉记忆之类的结果。对此,徐钦自然是松了一大口气,显然自己的这次穿越多半是雀占鸠巢类型的了。

此时方才离开的采莲也领着两个看上去比她还小一些的丫鬟,端了几个大大小小的家什进来,准备伺候自家少爷洗漱。她看见正坐在案后提笔沉思的大少爷,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笑盈盈地上来请了徐钦移步洗漱,还故作老成地叮嘱他受伤未愈,不要太过操劳之类的,俨然一副管家婆的模样,可她毕竟只是个小孩子,故作沉稳的模样直让徐钦好笑。

回到住所,采莲小丫头马上开始张罗起为大少爷洗漱之类的琐事,徐钦也才有闲暇细细打量这个自己未来的居所。

木制的楼阁对大多数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有一种新鲜感,建造的工艺自然是最顶尖的,地板和柱樑都非常坚实,完全没有踩上去会咯咯吱吱的情况,就连那些想象中会非常脆弱的雕花门窗,实际上都非常坚固,至少他稍微试了试,完全纹丝不动,感觉强度并不亚于后世的板材。

内里虽无太多金银,可大大小小的玉石不少,家具也多是当中带着金丝和漂亮的绸缎光泽的楠木所制,桌子上放的砚台笔架之类的也一看就不是凡品,四壁墙上则挂着一些字帖书画,当看他仔细观察,发现一副名为秋郊饮马的画作的时候,差点没被自己一口口水给呛死,并连忙唤来采莲,找了个画筒将其小心翼翼地取下来、装进去。这要是在后世,可要判无期的!

布局方面,二进的外间类似于一个小书房和花厅的结合体,两排书架上满满当当,略一望去,经史子集、兵法战策皆有罗列。仅从这个小细节上,就可以反映出当前魏国公府对继承人培养所费的苦心。不但整套别院有专门的书房,就连卧房里面都充满了书香气息。

这也正好遂了徐钦的意,正好可以方便地通过各种书籍来了解这个时代。想到此处,徐钦随手就从书架上抽出了一本,坐在“小书桌”后面看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