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反应(2 / 3)

加入书签

琳将运输者留在这里慢慢增长,而利维坦则继续在尖柱林之间游荡,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攻击的目标。

尖柱林的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水珠,不过它们还没达到能聚成能阻碍视野的浓雾,这些水珠应该来自大海,这也许是这里的生物的水分来源。

在黑夜时,空气中的水珠会被风吹散,也就是说……这里的生物应该会尝试在白昼收集水分。

水珠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会变慢,也可能聚集在一起形成更大的水珠或者小水潭,所以只需要前往温度较低的方向……

也许……北之大陆的生物在紫外线尚强烈时就爬上了陆地,然后过着黑夜出没,白昼躲藏的生活,这个习惯一直保留着,所以才那么怕光?

只是猜测而已,总之现在找不到它们,那就没办法猎杀了。

利维坦走到一根针柱之下,伸出触手,用吸盘上的锯齿在上面刮下了一些绿sè的植物的碎屑,被刮掉绿sè的地方露出了一片灰sè岩壁。

这个好像叫做‘苔藓’?琳将收集者放出,将苔藓碎屑丢进它的嘴中,收集者蠕动着身体,将碎屑送入体内碾碎。

这些玩意的确是有许多绿细胞构成的植物,它们是靠粘在尖柱上生活的,而尖柱本身是类似岩石的成份,不过为什么这些石头会长成尖柱型而且大量的遍布在这就不清楚了。

利维坦体内也改造的差不多了,大多数兵种都被改造为陆用型的,为了保证它们能发挥在水里的实力,体型等各方面都有些更改,但整体还是差距不大。

在琳的计算下,它研究出了一种依靠液压力量的强力节肢来保证在体内充满水时也能快速移动,因为在水中生活习惯了,在陆地上琳变得对水相当执着,琳怎么也不肯丢掉一点水分来减轻重量,不过还是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只需运用好力量,就能无视那些体重了。

白昼的光芒照亮了针柱林地,当视野恢复之时,琳看到了周围腐尸味的原因,那大多是一些盔鱼和肉鳍鱼的尸体,它们基本都有被啃食过,有一些只被吃了一点,一些已经被啃的只剩骨架了。

‘骨架’也是新词呢,用来形容一些生物的体内甲壳,体内甲壳在鱼类间相当的流行,但琳却不太喜欢这样子,它更喜欢类似蝎子那样体外覆盖甲壳,这样也能更好的确保液压系统的运转,所以一般节肢类都比其他生物力量大很多。

琳将那些还有较多肉的尸体拉到了一起,然后让利维坦释放出收集者吞噬它们。

这样,就在这造绿毯好了。

要猎杀的话,植物当然也在猎杀范围内啦。

琳让运输者靠着尖柱制造绿毯,这些绿毯琳最终还是采用了不带壳的方式,只有几层较薄的硬化壁用于锁住水分,在绿毯延伸时,它会先制造出大量尖丝,这些尖丝可以刺入苔藓的细胞之中,将其吸食分解后便继续往上长,最终代替苔藓覆盖整个尖柱。

感觉是一种很不错的方式,这好像有个很有趣的词,叫什么‘喧宾夺主’?还是‘雀占鸠巢’?

虽然不懂,但这些词好像很厉害呢。

陆用的收集者和水中的很像,就是一条触手的形状,它们的嘴中长着许多倒钩牙,可以在骨头上刮下肉食,在岩石上刮下植物,然后挤入体内用

琳可不是会有‘恶心’这种感觉的生物,收集者体内不单有强酸,还有一种硬化细胞组成的内壁,可以完全将任何腐生菌都碾成粉末吸收掉,同时本身也具备强大的分离毒素的能力,可以无视那些腐生菌释放的毒素。

生物的骨架倒是没什么用,现在壳质物很充足,在吃光所有肉之后,利维坦将收集者回收进体内,开始往周围看去。

黑夜之中这里吵闹的不得了,现在倒是非常的安静,什么生物也没有。

夜晚那些小节肢类似乎也很怕光的样子,灯笼的光芒没什么伤害力,都能让它们吓的不敢靠近,这里面显然有什么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