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顶级社交场合(2 / 4)

加入书签

高弦才懒得理会当中的猫腻,他只知道,自己忽悠到了一张和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元首的合影。

只要“水门事件”不爆发,这个资本就可以再拿出去忽悠。

之后,尼克松满面春风地做了简短的致辞。

高弦注意到,尼克松信誓旦旦地断言,一九七一年会是一个好年头。

“政客果然擅长夸夸其谈。”高弦不禁暗自好笑,“谁要相信这句话,等到了年底,发现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后,哭都没地方哭去。”

同样感到有些意外的高弦,大致猜出了其中的几分原因。

米国总统也是活生生的人,恭维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而自己恰好搔到了尼克松的痒处。

众所周知,米国总统都会犯一个毛病,那就是,竞选时期的承诺,未必会在当选后兑现。

尼克松也不可能例外,他在竞选中承诺会结束越战,可就任后,轰炸不但没停,还升级了,可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管这个军事行动可能是前任已经计划好的,但这个锅,还得让现任背。

要知道,在上个世纪末期米国和德国以后起之秀的姿态,赶超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后,自一八九三年以来,米国的国际贸易一直都是顺差;可到了现在,这个顺差只剩下十亿美元了,没准转眼之间,就能变成负数。。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连亚洲纺织品进口这种“小虾米”,米国都要砍上一刀。

但现阶段米国的主要国际贸易压力,来自经济复兴的欧洲,尤其是制造业简直开了挂的西德。

《时代》杂志就对此发文,称尼克松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信任鸿沟”。

因为尼克松上任时,平均每个星期,就大约有三百名美军将士在越南战场阵亡,所以米国国内一片要求立即撤军之声。

在越来越大的抗议压力下,尼克松想出了一个越战本土化的方法,也就是让美军撤出正面战场,取而代之,让南越人自己顶上去。

按照这个思路,尼克松确实顺应米国民众的要求,在走所谓的“和平之路”。

另外,在这个关键的时间拐点,尼克松可能会对,包括华人在内的中国元素,暗地里感兴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