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2 举才(2 / 3)

加入书签

这李儒办事还是太直白了些。

不过汉朝为官,首先看的就是血统。

不然也没有五世三公的杨家,和四世三公的袁家这种说法。

再比如说,那个纯菜逼孔融,就照样混的风生水起。

这是这个时代的潜规则,庾献当然不能打破。

他故作喜悦的说道,“好,都是忠良之后,理当延请入朝。”

庾献听了心里有点犯嘀咕。

除了蔡邕他听说过,其他的都一头雾水。

他直接问道,“文优,你来给满朝文武说说,这些都是何人?”

听了董卓此言,底下朝臣们都是一阵无语。

——就特么你不知道。

周毖和伍琼闻言,目中露出喜色,相互对看一眼。

谁料董卓话锋一转,向李儒问道,“文忧,既然你都知道的清楚,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儒接到这份密奏之后,显然也做了一些功课。

他对庾献说道,“恩相,这些人虽然名头甚大,但都已经六七十岁了,各个精力不济。不如放些闲职,安置了便是。也能表明朝廷尊老之意。”

庾献一听就笑了。

李儒显然也觉得董卓这样有点不要脸了。

他轻咳了一声,“恩相,这些……,都是名满天下的人物。章帝、和帝以来,天下出了不少清高而有德行的人。其中钟皓、荀淑、韩韶、陈寔四人尤为拔群,被称作颍川四长。”

“这荀爽就是荀淑的儿子,陈纪是陈寔的儿子,韩融是韩韶的儿子。至于蔡邕、申屠蟠也都是才学过人之辈。这些人都未能显用,倒是一件憾事。”

好吧,庾献服气。

大都是牛逼人物的儿子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