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慌报(3 / 3)

加入书签

不如将计就计,用一纸敕书,提拔一大批将领,让李沐头疼去吧。

所以,群臣一齐躬身道:“圣上英明。”

李世民举着李孝恭的奏折道:“诸公不妨议议,李孝恭请求援兵之事,朕该如何应对?”

房玄龄道:“河间郡王身经百战,又是宗亲,由他领兵,陛下应可放心。陛下不妨遂了河间郡王的心愿,派一支偏师入百济,既能对李沐有所牵制,也可立下战功,不遑让李沐专美于前。”

群臣纷纷附议。

“朕以为朕不但不能下旨申饬,反而朕要按李沐所奏,重赏在百济的我军将士。”

岑文本是个老实人,他道:“陛下这是何意,如果这样做,岂不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吗?传扬出去,陛下和朝廷的颜面何在?”

李世民此时心情好,并未对岑文本的谏言不满。

“诸公,如今李沐羽翼已丰,就算朕要追究,恐怕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下旨申饬,不过自取其辱,既然如此,何不遂了他的愿,重赏前方将士,还能收拢人心,让他们知道,大唐不是仅有摄政王,还有朕这个天子。”

岑文本还待再劝,被李世民阻止。

李世民点点头道:“既然诸卿都同意,那该派出哪支军队,派多少人合适呢?”

房玄龄思忖了一下,再次谏道:“此次派去的军队,是需要参加大战的,臣以为北衙羽林不合适,神策卫……也不合适,按理说,该派南衙禁军前往。”

“神机卫的军饷由江南道拨付,朝廷重赏无非是损失一些钱财,朕还要擢升一批将领,让他们个个官升三级,至于如何兑现,就让李沐自己去劳心吧。”

或许是想到李沐得知自己旨意之后的窘迫,李世民有种想大笑的冲动。

他抽抽嘴角道:“朕更欣慰的是,河间郡王李孝恭能直言不讳,将熊津一战的真实战果禀报于朕。不仅如此,李孝恭还对李沐的狂妄、专擅颇有微词。看来,朕的堂兄不负朕啊。”

这席话确实打消了群臣心中的疑惑。

李世民说得没错,下旨申饬无非是口头上占了些便宜,实际与事无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