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何必呢?何苦呢?(3 / 3)

加入书签

是啊,何必呢?

李沐再次沉默。

李沐焉能不怒?

长孙明月道:“陛下错怪他们了。”

“呃?”

“水至清则无鱼。况且,越州土地如此辽阔,官府可以设立一个、两个,甚至三个五个学堂,又怎么可能做到无一遗漏呢?”

长孙明月指着远处东湖的方向道:“湖东南有一处官府设立的学堂,正如陛下所规定的,每个学子能免费就学,甚至还能免费享用一顿午餐。可此地百姓的孩子,要每天赶去七、八十里外读书,就需要父母每日接送,耽误了劳作,多有不便,故百姓宁可不让孩子读书。”

“之初才三、五个,后来渐增,至今日已有四十七人。”长孙明月轻声回答道,她有些歉疚起来,“我离开长安时,带得细软不多,无法招收更多的学生。”

“没收受童子学费吗?”李沐看见过那些就学的孩子,这个年龄,本应该得到免费教学。

但免费教学仅限于官府所设的学堂。

“臣女怎敢坏了陛下的规矩?”长孙明月语气里有丝俏皮,一闪而过,马上她的脸色又回复了平静,“就算臣女想收,这么孩子的父母,恐怕也支付不了这么多钱。”

李沐明白,读书很贵,就算长孙明月不收酬劳教学,那笔墨纸砚总是要钱的。

李沐沉默了,这种免费的学堂耗费甚多,当初规划时,都是按每二千户设立一个学堂这么定下来的,可没有人想到这二千户人,很可能间隔百里之地,甚至更多。

而往往,学堂都设在城里或者与城相近之处,一是为了管理方便,二是为了减少支出。

这,还真不能责怪地方官府。

李沐道:“那朕就在这,为你建一个学堂。”

长孙明月摇摇头道:“大唐三百六十余州,数千万百姓,都是陛下子民。陛下可以为臣女在此多建一个学堂,却不能在各州各县都多建一个学堂。如此,又何必呢?”

而此时的纸和书贵得很,贵到普通人家都无法承受的地步。

“朕早已在江南东道实行免费教育,难道当地官府没有给予你补助?”

长孙明月微微摇头。

李沐突然愤怒,“宁纯这厮,敢这么糊弄朕?”

江南东道,是李沐的龙兴之地,李沐自认为江南百姓造就了诸般富裕的生活,可今日李沐发现,这里的孩子们并没有象山阴城中的孩子那般,享受着国强民福的待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