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李沐发大招(一)(3 / 3)

加入书签

其实诸臣心中很清楚,皇帝这是用现场的演练,应对诸臣和天下士人对推行科举改革、简化字的阻挡。

一本书从李沐的手上,在内阁、军机阁大臣的手中转了圈,再回到李沐手上时,已经过去半个时辰。

所有人对这本书都爱不释手,太快了,从排版到印刷,再到装订成册封,一个流程如同行云流水一般。

李沐对阎立德道:“此书还须有两点需要改进,一是封与底须使用油纸防湿,二是排版需要改变,行文不再纵向排版,改为从左至右,横向排版,以示新、旧书和繁、简书之区别。”

阎立德应道:“臣遵旨。”

李沐转头对诸臣道:“诸位爱卿想必都清楚了,这一册论语仅二十五文成本,加上一成毛利,便可大量印刷,以不超过三十文的价钱投入各州县,三十文,按如今大唐百姓的工钱,也就不足三日的工钱,如此一来,想必寻常百姓人家,也能读得起书了。以此辅助科举改革和简化字推行,必能事半功倍,诸公以为如何?”

阎立德躬身道:“请陛下指定书目。”

李沐微笑转头,打量了内阁诸臣一眼,便道:“就由首辅指定吧。”

房玄龄此时已经惊愕到了极点,听李沐一说,他打了个激零,遂开口道:“臣遵旨,那就选论语吧。”

于是,数十个匠人开始挑选铜字。

一柱香的时间,几十块小铜版上,铜字都已经固定起来。

二十文的纸,自然不能与二两一张(一张的大小,足够可以裁成一本书)的磁青纸相比,但这不影响使用。而印刷的墨,自然也不能与松油墨相比。

在李沐的观念里,他要推行的书不是为了传代,做为传家宝,而是一种读书的工具。

能用上五、六年就可完成使命了。

在场所有人眼神都是复杂的,他们内心中的震撼已经击垮了他们的坚持。

制造低端纸、活字印刷、横向排版,都一项都足以改变历史,而此时皇帝将三项合一,这便是震动天下的大事。

阎立德道:“陛下,校对可能还需要一柱香的时间。”

李沐大手一挥道:“不必了,开印吧,朕与诸公都等不了了。”

于是,刷墨开印。

一柱香的时间,一本论语已经装订成册。

李沐接过呈上来的书,翻看之后,还特地凑到鼻子下闻了闻,龙颜大悦,“交诸公传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