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李沐发大招(二)(2 / 2)

加入书签

李沐点点头道:“首辅此乃老成谋国之言。但朕以为,首辅所言也有弊端,朕提供一顿午餐的用意,并非想要沽名钓誉,而是想到贫穷人家孩子,吃不饱饭,造成长不高,长不强壮。如果按首辅所言,折合钱财分发下去,首辅又怎能肯定,这钱会吃到童子腹中去呢?朕也是苦出身,在凉州时,还不算家境太差,看到很多孩子都会忍受饥饿之苦。朕不怀疑天下父母会无故侵占这笔钱财,但一家子如果穷到了极点,很可能挪用别处。首辅以为然否?”

房玄龄有些惊愕,许久方点头认可道:“陛下圣明。”

李沐想了想道:“首辅所言也有道理,这顿午餐很有监管,那么何不定下一个标准,让天下执行呢?譬如这顿饭,一个带壳鸡蛋、二两猪肉、三两绿菜,米饭管饱,如此诏告天下,厨子就算不法,还能从中侵占多大的油水呢?或许鸡蛋大小有别,肉有肥瘦,米有新陈,但只要按此标准执行下去,童子日常所须营养,还是可以兼顾的。”

诸臣面面相觑,随即起身拜伏道:“陛下圣明。”

李沐的顺口一言,被当成金科玉律地执行下去,史称“一二三标准”。

“新学中的山长和教习,陛下打算授官,还是付其薪酬?”

李沐想了想,“新学初办,还须官府监督,诸公以为如何?”

内阁诸臣商议一番之后,房玄龄答道:“内阁以为该授官,按原县教谕、训导授官即可。”

李沐想了想道:“那寻常教习先生又该如何授职?”

房玄龄思虑道:“教习先生若也要授官,那……可另许名目,授流外官,流外官分为九等,每从教一年,升一等,八年后,可入从九品,与训导同品。”

这也影响了日后大唐的一系列标准,如准确地数量去衡量规则。

韩瑗回过神来,“如此,那便可推算出新学每年所耗费大致银钱。一所新学,先生至少须二十名,其俸禄加上增补,每人每年约二十五贯,二千所新学合计一百万贯。学童每顿按六文计算,一月一百八十文,一年约二贯有余。五十万学童,一年耗费也是一百万贯。综上,朝廷将每年支付二百万贯,以养活二千所新学。”

李沐有些惊讶,建造才花一百万贯,养活每年需要二百万贯,这真是买车不累,养车贵啊。

看着内阁诸臣面露异色,李沐叹了口气道:“如此,这钱便由朕的内帑出吧。”

而此时,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李沐额首道:“大善,便如首辅所言。韩爱卿继续。”

韩瑗再问道:“陛下在江南东道开创免费教育之先河,学童学费全免,且每日提供一顿午餐,敢问陛下,新学也全部继承吗?”

房玄龄突然道:“陛下,免费教育臣不反对,但每日提供一顿午餐,恐怕不太妥当。”

“哦……为何?”

“如果为学童提供午餐,那势必那得雇佣厨子,这厨子又如何授官?再则,又如何监管厨子提供的饭菜合乎陛下想要达到的标准?此事太过繁琐,很难确立一个标准。故,依臣之见,不提供午餐,若陛下垂怜天下学童,可将这顿饭折合成钱,分发下去,如此既可保证学子日常所需的营养,也可避免此钱被不法厨子侵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