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脚夫(3 / 4)

加入书签

知县高逸扑了个空,派去找脚夫的衙役回来报信,说人找不到了,不光那俩脚夫,县城所有脚夫及家眷都找不到了,一下县里少了大几百人。

这可急坏了高知县,名山县不注重操练民壮,就连三班衙役,因为平时事少,招的都不多,真遇上事连马快都凑不出一队。

别无他法,高逸只能从几个大姓出身的书办家借来三十几个僮仆,骑快马一路追赶。

结果万万没想到啊,脚夫没追回来,三十几个骑马僮仆也没回来,这事把高知县扰得焦头烂额,恨不得在衙门大堂扇自己嘴巴。

二人回到家乡,从雇主那领了一粒银豆子,四处一打听才知道刘承宗是干嘛的。

俩人找来一大家子亲戚、几十个脚行的脚夫,摆起龙门阵,聊着何去何从。

有人说刘承宗是反贼,不行告官吧,让官府过去把刘承宗捉来,多半是给赏银的。

后来还真有人去雅州名山县的县衙告了官,但知县被吓得瑟瑟发抖,把那告状的捉了……这人像个大傻子。

知名山县的老爷,名叫高逸,北直隶人士,对陕西大乱非常了解。

俩人把话听明白了,看刘承宗的表情却有些畏惧……他们在猜测刘承宗的身份,听起来完全不把周围的土司当回事。

“我叫刘承宗,陕西延安府人,你们回雅州应该能打听到我,任何问题我都能给你们解决,这有熟地也有等开荒的生地,能种多少地,我就佃多少地;能来多少人,我就收多少人,佃地我就给找耕牛,就一个要求。”

刘承宗道:“要快,马上就该下种了,再不来人,这些好地都要耽误了。”

一听刘承宗不是打算把他们扣在这,还是允许他们回雅州,俩人的心情就轻松了许多,也只有这样才开始考虑刘承宗佃地的提议。

一个行业里,最招人讨厌的家伙是什么样的?就是刘承宗这种,无底线打价格战。

因为他年轻时有个好朋友叫蒋应昌,刘承宗打破合水县城那年,合水知县蒋应昌给高逸写过信,提及陕西民乱和刘承宗事,还提醒他如果时局不稳,要县城操练民壮以备寇。

那时候高逸给蒋应昌的回信可是高枕无忧,甚至还嘲笑蒋应昌,我任职的这个名山县啊,是一点儿都不怕流寇,因为身边全是土司,可怕的人太多了。

董部的董卜韩胡、天全的土司高际泰、六番招讨使杨之明,哪个是好相处的人物,如果农民军穿越重重阻隔打到他面前,练再多民壮也没有用。

结果刘承宗就真来了,实属梦想照进现实。

知县被这消息冲击得满脑子浆糊,有心把两个脚夫喊到县衙问问情况,刘承宗分明在青海,怎么会跑到四川来。

再是十辈子大善人的地主,至多把地租改成主四佃六,但地主改不了给县衙的摊派,更改不了朝廷的田税。

到刘承宗这儿可好,就是五五,不收税,而且想佃多少佃多少,佃地就给耕牛,这对地主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佃户脑袋里长的是石头,也得认真考虑考虑。

虽说条件极好,毕竟背井离乡,这中间需要考虑的事太多了。

胡孝、王懂二人辞别刘承宗,背起沉重的家具送往打箭炉,刘承宗嫌他俩走得慢,又取来两头骡子,让他们骑着回去,争取一个月内把人给他带过来,开始耕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