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皇帝赏赐(1 / 2)

加入书签

高产粮种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宋曦悄悄地给几位皇子设置了一些陷阱,引得他们互相猜忌争斗,将紧盯的目光暂时从宋俞两家移开。

费了点时日处理和安排家中庶务,他便再次策马扬鞭赶回咸平。

进京时花了大半个月,返程却只需七八日的时间。

心中的思念和牵挂催促着他加快步伐,仿佛慢了一步便会见不到心上人的踪影。

散朝之后,高产粮种和惠农神器的消息便如同惊雷一般,在京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各路高官权贵和倾城巨富纷纷积极打听获取的门路,打算趁着热度大赚一笔。

可惜利民神物早已被司农寺卿带到皇庄处置,常人根本不能窥见一二,也有那消息灵通的打听到了粮种的产地,马不停蹄地就向着咸平奔去,生怕落于人后空手而归。

被禁足的大皇子得知了朝堂的消息,当即大发雷霆唾骂不止,不仅恼恨三弟抢功占粮、借势进入了油水最多的户部历练,更憎恶宋俞两家不识抬举,坏了他囤粮练兵的部署和计划。

“宋家父子既然不肯为我所用,那便彻底毁去不必留情!”

三番两次拉拢失败,他已经对定北侯府完全失去耐心,只想让所有违逆他的蠢货都家破人亡、万劫不复!

气氛僵持难堪之际,一道年轻的身影及时站了出来。

“圣上容禀,微臣听说负责培育高产粮种的富商,在豫州咸平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至善之人。早在高产粮种丰收之前,她便广济贫苦、义诊施药,帮助过许多逆境挣扎的穷困百姓,粮种丰收之后,她也积极配合当地县令,低价出售推广所有粮种,只为了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处境。

至于定北侯府的宋二,据说是在富商落难之时偶然伸出援手,善良的富商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才将贩卖粮种和农具的商行分出几成干股赠送于他。此次决定将几件利民神物进献给皇上,其实正是由宋曦主动提出,一来是为了彰显侯府对于圣上的赤胆忠心,二来也是因为朝廷更有能力普及高产粮种。

皇上得此济世神物,将来必会开创旷古烁今的千秋盛世,微臣能亲眼见证这一荣景,内心顿感幸运至极,吾皇万岁万万岁!”

开口解围的正是兵部侍郎何钰,其父何老与宋曦私交甚笃,俞氏姐弟对父亲还有救治之恩,他自然要站出来为恩人和朋友说话。

大皇子满脸阴狠,直接从密室的暗格取出一张羊皮地图,厉声吩咐道:“鞑靼人的合作我答应了,将甘州布防图交给他们吧!作为交换,我要宋家父子死无葬身之地!”

“是!”幕僚马进应声领命,接下地图转身离开。

其余幕僚见殿下脸色难看,纷纷天花乱坠地拍起马屁,畅想着瓦解定北侯府之后,应该如何争夺与蚕食多余兵权的未来计划。

大皇子怒容稍敛,与众人讨论起随后的安排,狠戾的眼中满是对侯府兵权的势在必得。

……

此番言论一出,不仅皇帝的脸色缓和了许多,朝臣们也不得不跟着下跪行礼、高呼万岁。

三皇子也因此松了一口气,连忙撇清宋曦与他的关系,还不着痕迹地替侯府说了些好话,极尽溢美之词地奉承了皇帝一番,将先前的尴尬与危机彻底扭转。

也对,宋家若是想囤粮造反,又怎会亲自护送粮种上京?更别提还在民间大肆普及了。

元丰帝在众人的劝说之下,渐渐打消了心头的疑虑和不安,转而继续讨论起论功行赏之事。

经过各方势力的较劲拉扯,皇帝最终决定赏赐俞氏姐弟黄金千两,以及一块“仁善之家”的御书牌匾,另外还恩准他们进京参加今年岁末的除夕年宴,算是嘉奖他们培育高产粮种、行善积德的非凡功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