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入阁或兵部尚书(求月票)(2 / 5)

加入书签

对于京城一般官员来说,乘坐马车相对方便,一匹马一个车夫,维持的成本相对低廉,而行进什么的也方便,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偶尔赶路加几鞭,跑得还快。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只有大老才会选择乘坐轿子,也是因为维护轿子的成本相对较高。

这次朱浩到吏部来履职,有个改变就是他准备从此以后都坐轿。

这是要体现出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姿态,以前在翰林院当值,反而需要风风火火,显得他朝气蓬勃,努力进取。

朱浩给朱四定下的期限是三天。

看起来要再斟酌,其实代表着三天内就必须要同意杨廷和的辞呈,让杨廷和回四川老家。阑

只要杨廷和能走,皇帝该演戏还是要表演一下,君臣依依不舍,对杨廷和离开京城的关照,回乡后的接待……总之能赐的都赐,能照顾的都照顾,只要你人滚蛋,一点小恩小惠还在意?

杨廷和早就确定自己要走,每时每刻都在安排,他已不在意皇帝几时同意。

而朱浩这边,则要把握这三天时间,试图做点什么,改变一下朝堂格局。

而现在当个闲职的吏部员外郎,看起来没什么改变,却要表现出他真的很放松,不在意眼下官场失意。

乘坐轿子,至少安逸点,方便朱浩路上打盹,或是想事情。阑

朱浩施施然上了轿子,示意前去下一个目的地。

……

……

第二天朱浩去吏部走了一圈,因为朱浩并不是正职的吏部员外郎,他甚至不需要每天去衙门点卯,从吏部出来时,正好遇到了吏部左侍郎,如今已贵为礼部尚书的汪俊。

汪俊并不认识朱浩,再加上身边有人,只是不经意地往朱浩身上看了一眼。

见朱浩的年岁,再看身上的官服,其实汪俊大概能猜到这个年轻人是谁,但以汪俊的身份不需要跟个中下层官员接触,面无表情地直接走进吏部衙门。

“老爷。”阑

于三这次找了四个轿夫,给朱浩抬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