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有得谈(2 / 4)

加入书签

直接把话说绝了也不打紧,对汪俊而言,只要能让皇帝收回成命,哪怕他这个礼部尚书不当了都行,这个时期的大明文官还是比较有气节的。

再说杨廷和离朝后,汪俊这官做得本来就很憋屈。

留下个好名声,似乎比当礼部尚书更为重要。

……

皇帝终于驾临。

众大臣提前准备半晌,此时皆摩拳擦掌。

君臣相见的礼数刚结束,没等朱四开口,礼部尚书汪俊已经迫不及待出列,将一份由四份奏疏组成的联名直谏上奏举在手上,恭敬地道:“陛下,有关大礼之事,朝中三百六十六名大臣,一同联名请奏,请陛下收回成命!”

“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浩往殿外看了一眼,提醒道。

杨慎不由将目光挪过去,但见黄瓒和张璁,一前一后进入奉天殿。

众大臣随即望向二人,却没有谁上前质询。

朱浩叹道:“都没个人过去抨击一下他们的作为,大概都知道,换了谁,也不过是被人拿来当枪使,就算不是他二人,也该有其他人替陛下出面吧。”

杨慎面色不善:“今日乃劝谏陛下,不宜节外生枝。”

在场的文官除了黄瓒和张璁外,有一个算一个,皆都开口请求。

朱四不急不忙,只是对张左摆摆手,由张左走过去,将奏疏拿过来后,呈递到他面前,然后朱四煞有介事当众打开来,好像在认真阅读上奏的内容。

汪俊本在等朱四作答。

但朱四迟迟不吱声,汪俊以为皇帝故意装哑巴,再次补充道:“陛下,有关大礼之事,涉及国祚法统,稍有不慎,将贻害无穷,对陛下声名不利。大明诸先皇福泽庇佑,一切当有序而为,若乱了纲常,势必会令后世之人耻笑,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大概汪俊现在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了,劝谏皇帝,也不挑好听的说。

“嗯。”

朱浩点头,“那用修兄赶紧去准备一下,在下能帮上你忙的地方实在太少,不该耽误你的时间。”

杨慎再次瞪了朱浩一眼后,无奈地叹口气,却还是往翰林学士石珤和丰熙那边走过去。

如朱浩所言,在杨慎的视角中,朱浩在大礼议的问题上参与感太低,跟朱浩谈什么事,好像都徒劳无益。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