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麻烦终结者(3 / 4)

加入书签

朱四冷冷道:“既如此,那就按朱卿家的提议,重新拟定敕令吧。朱卿家,你挺能耐啊,朕让你查士子殴斗的桉件,你居然搞出如此名堂?看来刑部不适合你待了,你还是回你的翰林院,继续当你的修撰去吧!”

“臣谢恩。”

朱浩坦然接受了朱四的委命。

这种委命,不经过吏部,甚至没跟任何人商议,就直接做出决定,显得很草率。

换了平时,一定会有人出来跟皇帝好好论一论规矩的重要性。

费宏走列,很多人想到的是,皇帝现在分明是在问礼部的意见,应该由礼部尚书出来说话,你跑出来搅什么局?

但随后一些人便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费宏正德十六年被召回内阁,是“官复原职加柱国”,而费宏作为内阁大学士,还兼有“礼部尚书”之职,虽然这个礼部尚书只是内阁大臣的虚衔,多数时候不顶用,可到这种关键时刻,由费宏出来代表礼部发声,也未尝不可。

更加重要的是,费宏帮汪俊解决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

你汪俊先前调门起那么高,现在没法退,那我就替你保全颜面,大不了坏人由我来当。

相比于先前孙交出来同意此事时,直接遭到礼科都给事中张翀的质问,费宏出列说这话,在场则没有一人质疑。

但今天就没人出来抗议了。

问题就在于,朱浩本来就是翰林修撰,也不知怎么的就被调出去,拐了八百个弯,回去继续当翰林修撰,这算是对朱浩“破格提拔”?

更好像是皇帝一种惩罚性的措施!

让你小子在刑部干活,没事总找朕的麻烦,那朕就赐给你一个看起来不错,但其实就是个闲差的翰林修撰,让你继续回去修书,看你怎么得瑟!

再加上今天朱浩为君臣双方找到了退步的余地,也算是有功之人,让这样的人回翰林院,就算有一些脑子一根筋的文臣心有不服,大部分人却还是觉得,这样挺好,至少没让前科状元继续在翰林院外漂泊太久,更不至于让一个原本前途无量的棒小伙被发配到地方为官。

或许此时,很多人都看出来了,连内阁首辅和礼部尚书都没有明确反对朱浩的提议,还有中立派的孙交和议礼派的黄瓒为此提议背书,而皇帝也有了退让的苗头,这时候谁出来说话都需要勇气。

而费宏此举,不但没得到别人的谤议,反而让人觉得他很有担当。

替礼部尚书汪俊承担了骂名。

也因为费宏作为内阁大学士,在文臣心目中,职权高不高不重要,地位和影响力那是杠杠的,就算是耿直谏言着称的科道言官,在质疑内阁大学士时也要好好掂量一下……而质疑孙交就基本没这层顾虑。

费宏出面,既代表了礼部,同时也代表了内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