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薄情寡义(2 / 3)

加入书签

余承勋笑着迎出来,道:「敬道你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你怎么知道用修今天在翰苑?说起来他最近也跟你一样,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秋讲结束后,现在翰林院也轻省下来,其实你不必经常来,但总不露面也不好。「

朱四一听,心情顿时好转很多:「是吗?你说给朕听听。」

张佐道:「护送他们去的锦衣卫回报,他们无论想做什么,都会被阻止,住的甚至不如一般的兵士,他们沿途很多时候都风餐露宿,到榆林卫城后,只给他们安排了漏风的民居,还因为漏雨叫苦不迭,结果被兵士晾在校场两天没人搭理。」

朱四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嘛,流放就该有点流放的样子,他们真把自己当成朕的舅舅了?」张佐一听,大概就明白皇帝的心态。

此时的张佐也在琢磨,皇帝为什么要对张家两个没能耐的外戚如此刻薄?他们就算做了一些错事,好像也没犯到兴王府或是新皇头上吧?他们就这么遭人恨?

张佐可理解不了朱四的薄情寡义,朱四对自己人尚且没有一种全始全终的心态,更何况两个不相干的挂名舅舅?

他还在想,谁让当初姓杨的老头滚蛋时,你没出面相助?现在后悔了吧?你现在没了杨老头撑腰,能把朕怎样?

朱四道:「马上传旨,让西北地方给寿宁侯和建昌侯最好的宅邸居住,再各调伺候的奴仆二十名,扈从军将一百名,赐绢帛二十匹,银各三百两。二人在京城的家眷,尚未去到西北的,一并赐予车马,送到他们身边…………太后,这样总该没问题了吧?」

说了半天,朱四就是对张家兄弟回京之事不松口。

张太后虽然生气,但听朱四给两个弟弟的条件确实不错,心里也在琢磨,难道真是两个弟弟受不得一点苦?怎么看皇帝也没有要为

难他们的意思啊。

「好好保持!以后他们再想写信到宫里诉苦,一律将信函扣下,另外里面这位如果再想给她两个弟弟送东西,也一并查扣,不过要做得聪明一点,对外宣称朕对张家那两个舅舅还是很好的,简直是君臣礼遇的典范。」

朱四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张佐脸上勉强堆着苦笑应承:「奴婢明白了。」

朱浩再一次回到翰林院,是跟徐阶一起回去的。

朱浩突然出现,对翰林院的人来说算是稀罕事,只是朱浩这次回来并没有进修撰房,而点明找杨慎。

「太后,他们既为朝臣,就要按照大明朝廷的规矩办事,朕能做到仁至义尽已属不易,还请太后不要过多干涉朝事,若是一切依法追究,那寿宁侯和建昌侯的罪行,可不是去西北锻炼两年便能解决的…………朕告退了!「

没等张太后回答,朱四拱拱手便离开了仁寿宫。

朱四出了仁寿宫,还有些生气,觉得张太后是刻意给他找麻烦。

「还没具体问你,西北军将真的对他们不错,还是说…………刚才你有所隐瞒?」朱四问张佐。

张佐支支吾吾:「陛下,其实寿宁侯和建昌侯去西北的路上,日子…………的确过得有点辛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