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能接受吗(2 / 3)

加入书签

聊到中途,张旭豪在吐槽自己的难处时,终于巧妙地找到机会插了句话,问出了早就想问的话。

和早期发源于高校的小乐学习类似,随着人员的增多,饿了么也多了一部分技术之外的人手,比如专门设立了统一的物料采购部门,来负责活动、海报、外卖盒等物料采购。

“我们创业初期找到了江城大学的技术牛人稳定技术后台,对未来的人员数量也一直有着阶段性规划,你们要是有需求的话,可以从乐园集团引入技术指导,以防止交易和人员数量扩大后的问题出现。”

顾允一听就明白张旭豪的言下之意,原来是发展太快,软实力跟不上了。

“真的吗?顾总,那我们可太感谢了,正好下两个月要继续大扩张,刚好是全员发力的时刻。”

在扩张以前,京沪这类的一线城市仅仅只有三五十人,小城市只有几个人,有什么事情和指令下达,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问题。

当突然从300人的小团队扩张到2000多人的大公司时,如何管理就成了重中之重。

毕竟销售是短期能扩张到千人的团队,而产品和技术则很难在短时间内扩张。

这也是张旭豪对顾允的拜访显得尤为上心的原因。

众所周知,乐园集团旗下员工无数,光是咖啡正义这一家遍布全国的公司,就有着不知道多少个衍生出来的饭碗,其中能够支持多线程管理的内部oa系统,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张旭豪握了握拳头,没想到顾允虽然年轻,但这么好说话,他显得很是激动。

决定此时大扩张,也与饿了么的“高校战略”有关。

顾允这次来拜访,是不是能向他讨教一下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持?

伴随着业务扩张,后台从服务器到系统的稳定性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大学生创始团队,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这些是管理层内部预料到扩张会产生的问题,用张旭豪的话说:扩张是一件永远不会准备好的事情。

“顾总,我一直都很好奇,你们当初创业的时候,是如何度过人员迅速增长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