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通判徐州(3 / 6)

加入书签

不管是勋贵早婚,还是进士晚婚,都不是随便就定下的。

交换了庚帖,这门亲事就基本算定下了,大周朝的法律都承认,这门亲事基本也就不会再有什么波折。

嘉成县主明显很喜欢齐衡,自不会悔婚,齐国公府没有得罪邕王的资本,也没有反悔的可能。

以勋贵之家喜欢早结婚的传统,齐衡结婚大概率比盛长柏结婚都要早。

盛长柏这边已经拖到了二十以后,等到及冠之后找时间。

但勋贵之家的子弟不是这样,都是早早的结婚,早早的留下后代。

但在皇宫里长大的平宁郡主,可以说是一个天生的政治人物。

邕王和荣家,一家是储君的热门人选,一家是备受皇帝信宠的外戚之家。

现在来说,两家的权势差距不大,但是从潜力上来说。

邕王就要剩过荣家太多了,邕王成为储君的支持率最高,很可能成为一国之君。

荣家在老皇帝去了之后,不要说有什么进步,就连现在的权势,也不可能保持。

然后就该享受荫封,进禁军做武官,就算真要戍边上战场,发生什么意外人没了,起码也留下了后代。

就是不考虑人没了的问题,勋贵子弟跟随禁军戍边,一去就是几年。

早点娶媳妇,早点造娃出来,总没什么错。

去戍边有的地方方便带媳妇过去,有的地方不方便带媳妇。

不方便的话,这些人明显容易把子嗣问题耽搁了。

当然了荣飞燕也有优势,荣妃又没有生儿育女,荣家明显可以远离储君之争,图上一份安稳。

但是显然平宁郡主没有选择安稳,还是想搏一份从龙之功。

毕竟现在朝廷上支持邕王的势力更大,邕王看着有很大登顶的可能。

两位贵女自身的条件不相上下,但是嘉成县主最后还是赢在了家世上面。

“那我就在这先恭喜元若你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