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战俘营里的虏酋(2 / 3)

加入书签

呃,这不对啊!

也难怪李若水敢为汉奸做仗马之鸣,不是他多么勇敢,而是迂腐,近乎于愚蠢的迂腐,因为他的情商低到了几乎等同于弱智的水平。

为了维护自己圣人子弟读书人阶层可怜的颜面,表现出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是那么的可笑和可悲。

否则,在历史上他怎么会既是坚定的主战派,又在东京城破之后,往返朝廷和金虏之间鞥旋,后来在赵佶和赵桓被俘后,对完颜宗翰(粘罕)当面大骂不止,最后被沾翰拔舌斩头而死。

“何为汉奸?在外敌入侵时,主和派求和派就是投降派,是汉族中的变节败类,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出卖华夏民族和国家利益的人”

“汉奸的鼻祖可以追溯到汉文帝时和亲匈奴的陪同侍臣中行说(月),中行说因不满汉文帝任命他为陪同侍臣,为报私愤一到匈奴就投降了单于,为其出谋划策,对症下药地对汉朝进行军事袭扰,甚至直逼长安城下,一时成为大汉王朝的心腹之患。”

“远的不说,就说投靠西夏的张元一人,他害死了多少大宋儿郎和百姓?还让韩琦兵败好水川。”

“汉奸从某种意义上说,比金虏的危害还要大,小奸出自愚,大奸出于智,读书人一旦成为汉奸,就会爆发出皈依者狂热症,恨不得疯狂迫害和虐待原国或原民族的同胞来获得新主子出自愚的认同!”

“儒家学说里只讲忠君不讲忠国,只有家没有国,只有家族没有民族,蛮夷入主中原儒家可以改换门庭效忠新主子,哪怕这蛮夷是刚刚进化的野人,也在所不惜!”

“嗯?为何关在皇城司地牢?”

“这...那些人虽然是...呃,但终究是读书人,需稍存体面不是?”

蔡迢尚未及回答,李若水却抢着支支吾吾答上了,一副为读书人文过饰非你应该懂的意思。

“迂腐!”王建军严厉斥责,“立即将汉奸押来战俘营,与金虏虏酋一样服刑,每日进城收集粪便;而且穿特制囚衣,标注汉奸姓名。金虏虏酋也穿特制囚衣,标注虏酋姓名。”

“那个...王主任,君子不为己甚,如此似乎太过了吧?”李若水就是一个被儒家洗脑彻底的犟种。

“这便是儒家学说所谓的‘夷狄之入中华为中华主’,这就是儒家骨子里的亡国灭种的基因!”

大宋政事堂及六部长官默默听着王建军发飙,不敢做声,有心里反省的也有心里反驳的,但都是现实主义者,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不敢稍作仗马之鸣。

李若水满面通红,羞愤难抑,某为读书人出身的汉奸稍存体面何错之有?

君子尚且不为己甚,何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今日他为汉奸我穷极羞辱,设若我为汉奸他又何惜羞辱于我?

“吕相公,你有不同意见吗?”王建军看都不看李若水,转头对吕好问问道。

“王主任,鄙人毫无异议!”吕好问老于事故,人精得很。

“那就通知皇城司照此执行吧!”

王建军说完,回过头来用形若刀锋一样的目光看着李若水。

“儒家学说不仅让你迂腐,更让你愚蠢如猪!儒家不仅腐朽而且还无耻!就因为汉奸是读书人出身,就要给他们留体面?我看这不是给汉奸留体面,而是在给圣人门下留体面!这是典型的无耻的双重标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