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决战(2 / 4)

加入书签

顿了顿后,他轻声道:“主公,这檄文下面,还有一段,念不念啊?”

曹操半瞌着双目,一手摸着胡须,一手轻打着桌案,仿佛仍旧沉溺在陈琳的文华之中,闻言似是并没有多怀疑什么,轻轻地一挥大袖子,豪放道:“念,有什么不能念的!如此佳文,孤自当品读到最后,大声地念出来!”

“诺~!”探子遵照曹操之命,将檄文铺开,瞅了瞅下一段,继续地朗声开口读道。

几年的时光,曹操的改变还是非常大的,当年仅仅是略显银稍的头发如今已是变成了大半的白丝,脸色的褶皱似是比当年多了一辈,却也难怪,如今的曹操早已有余,在这个时代来说,年纪已经是足矣当爷的人物了。

然,唯独不变的,却是他的精神气和内敛的霸气,比起当年仍旧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老而弥坚。真不愧是写出《龟虽寿》的英雄人物啊。不服不行。

探子依照曹操之言,随即将陈琳的文章展开,细细地看了看上面的内容。

然后用清脆爽朗不高不低地声音,将上面的檄文一字一顿的念将出来。

陈琳的笔法休道是在河北,就是放眼整个天下,那也几乎是无人可及的,想当年,袁绍在欲起兵征讨曹操之前,就是曾让陈琳执笔舞墨,对曹操进行了檄文抨击。

正巧当初的曹操正处在头风病发作的时期,见了陈琳的文章,不由顿时起了一身的冷汗,浑身活力四射,疾病全消。

他连忙从床上蹦起来,开口称赞,赞不绝口,却也是当时的一大奇事。

如今时隔多年,古人已随风而逝,新人重来,施展的手法却依旧是如出一撤,檄文讨贼法,就连执笔者都是陈琳一人,唯一不同的是,当年事袁绍声讨的是曹操,如今是其子袁熙接位,一切的一切,依旧是恍如昨日之始。

晋王李存勖讨伐梁太祖朱温时,就少了一篇这样的讨贼檄文,不然真的就好看了。

檄文的内容无非是旧调重弹,怒斥曹操欺君罔上,荼毒忠良,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等种种恶行而已,没什么出奇的地方。

这些话虽然曹操和其麾下的武将们和谋士虽然早已听了无数遍,但由陈琳的笔和辞藻写将出来,却依旧是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言辞之华丽犀锋,反复让人感觉这篇文章实在是让人无法超越,无法比拟。

曹操风轻云淡,一脸无状的听完了探子读完檄文上的最后一个字,不由地伸手摸了摸胡须,感慨而叹道:“几年之前,听陈琳第一次檄文的时候,孤就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如今时隔多年,再品其文章,此种感觉不但没有淡薄,反而是越发的浓烈了,陈琳此人,真乃是当世文豪,我若有一日克复河北,必然收此人与麾下,以娱文情也!”

说到这里,便见曹操转了转头,看向周边的几位主要谋主,众谋主皆是点头,似也是很欣赏陈琳的绝代文华。

厅堂之内,那名替曹操念檄文的探子似是有些犹豫,小心地看了一眼曹操一眼。

檄文很快便被昭榜出来,又北向南传遍天下,自然而然,身为京师重镇的许都,也自然是在这被传播的领域之内

当檄文传到了许都丞相府的时候,曹操与其麾下众臣正在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河北方面如今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的军事政治动作。

当斥候的禀报声随着脚步声传到众人耳旁的时候,曹操的嘴角不由地刮起了一丝微笑。

“果然来了,袁熙这小子,行事风格和套路却是和他老子差不了多少,打便打了,居然还弄得什么檄文,呵呵,四世三公的豪门就是愿意弄这些无用之举……把檄文打开,念出来让孤听听。”曹操不屑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