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陷阱(3 / 5)

加入书签

“让老板选人。”周刚道:“威……恩,给他好好说一说,4条人命的案子,他也敢沾包?如果是他选的人出了问题,那他自己掂量掂量。”

好在一队武警很快赶到。

带队的队长周刚不到30岁,比在场的大部分刑警年纪都要小,他个子不高,但是十分强壮,露在外头的胳膊梆硬梆硬的,看着他和队员们携带的长枪粗枪短枪,大家一时间都有喊“爸爸”的冲动。

“你们先不要进场,可以分批次的到酒店里看看地形。”黄强民跟周刚也熟识,介绍了情况后,就开口商量工作。

周刚应了声“好”。

黄强民再道:“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关系不强,他们是常年生活在山里的。但是,他们每年在酒店的消费额很高,我担心酒店的工作人员,会有通风报信的冲动。”

积极反抗的,对刑警队来说,一年半载都见不到一次。

但有枪,就真的不一样了。

像是双管猎枪这种武器,隔着门,中指食指一起扣,能把门另一边的人全打成筛子。

再一个,大家也没有应对枪械的经验。就是黄强民这一代人,当警察的时候,市面上的枪械也已经很少了。

这其实才是最关键的。

他是刑警队长,接触的社会人多,疑心也重。

“全部控制起来,换咱们的人行不行?”武警周刚站的板正,像是一颗壮壮的轻松,给出的建议也是直直的,硬邦邦的。

新人法医江远还是头一次近距离接触武警,心中还挺羡慕的。

哪个少年不想扛枪!

黄强民琢磨着道:“我们已经把老板控制起来了,但他们应该有熟悉的服务员,我不想进门就抓人,容易打草惊蛇……”

警察针对犯罪分子,最有利的其实是经验。一个警察从入职到成熟,见过的犯罪分子比国足进过的球都多,而犯罪嫌疑人,尤其是没有经过监狱进修的犯罪嫌疑人,往往就显的比较稚嫩。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命案中,多少人自以为是的设计出了完美谋杀——那些处心积虑的想要杀人的,特别是准备杀死身边人的案子,要说得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才会痛下决心,但这种案子,绝大多数都在72小时内就侦破了。

原因很简单,有经验的老警察,跟嫌疑人搭几句话,后者很可能都紧张的不行。其所设想的完美谋杀,又如何能完美实施呢。

如果在公司年会发言的时候都紧张,无法在班级活动中挥洒自如,那头一次杀人想表现的好,头一次面对刑警想挥洒自如的,还是应该考虑先报个班啥的。

宁台县刑警队的一群警察们,现在就是缺个类似CS的训练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