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横扫欧洲金融市场(2 / 4)

加入书签

帝国首相李鸿章相当内敛,从来就是一个对外不感兴趣的人,何况安南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当年中法战争割让藩属国安南给法兰西就是他亲手谈判办理的。

现在安南人跑来京城闹事,岂不是要揭开他心里的伤疤,他当即命令京城警察将这几个安南人扣押起来,并且要求不得将关于安南的一切消息流传出去。

胡震与李鸿章有过约法三章的,他只管内政,军事是不过问的,但安南的事情关系重大,他不敢擅作主张,便亲自起草电文,询问胡震的意思。

胡震的回电是:“扣押了这些人并且封锁消息,李爱卿做得对!”

对这样一个电文内容,李鸿章当然心领神会,当即不再理会安南的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内政建设中去。

因为,这一切是符合大华夏的利益。

世界现实就是这样,政治现实就是这样,除非你有强大的实力,否则不是你能玩得起的!

在陈其山的指挥下,几十万大军按兵不动。

直到一些安南人醒悟过来,向华夏帝国派出求援人员,送来求援信。

这些前来求援的人都得到了好好的接待,但对于出兵的事情,华夏军接待人员众口一词说,还要等待上级的命令。

安南的法军初始非常担心华夏军会立即攻进安南,但却还是迟迟不见华夏军有半步的行动,便将主力几乎都调出去对付安南的暴动队伍。

从南到北的千里战线上,三十万法军全面出击,对着安南土著大开杀戒,一片血雨腥风,整个安南变成了一个恐怖的人间地狱。

但是,法军由于畏惧华夏军的强大战斗力,害怕华夏军采取报复行动,不敢对华夏人有半点的动作。

胡震对这个区域的土著人没什么好感,做得非常干脆,派出情报部的人员找到了法军高层,暗示他们说这写安南的土著也不是华夏军的朋友,杀多点,将来华夏军会感谢法军,同时还明确指出要保护好华夏人,否则,华夏军将来会清算他们的功罪的。

此时的欧洲联合舰队已经全军覆灭了,法军知道华夏军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安南,而欧洲的援军恐怕一个世纪都不会来的了,法军唯一的出路是不要得罪华夏军。

安南各地派出的人员声泪俱下地苦苦哀求,要立即出兵拯救苦难的安南人民,但华夏军接待人员只是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们没有接到命令,就是不能开拔。

这些安南求援人员无奈之下,只好设法北上京城去找华夏帝国皇帝。

幸好帝国的铁路建设比较迅速,现在从边陲地区上京城还算方便,四五天的功夫,安南求援人员便到达京城。

但帝国皇帝岂是区区几个安南草民说见就能见的?

到了京城之后好些天,这些安南人员连皇宫在哪里都搞不清楚,只好到处打听,最后总算打听到帝国政府所在地,便在帝国政府外拉横幅请愿,要求帝国政府立即出兵安南,拯救安南人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