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科场弊案 六(2 / 2)

加入书签

从前有个地方官,上任伊始,向天神发誓道:“如若我左手要钱,就烂掉左手;右手要钱,就烂掉右手。”不久,有人拿许多银子向他行贿,他很想接受,又怕冲犯了誓言。横思竖想,想出一个办法:叫人拿出一只空盘子,让行贿者将银子摆在里边,然后捧入。那官吏自我宽慰道:“我当时赌咒罚誓是钱,今天收的却是银,我老爷又不曾动手,要烂也只烂掉盘子,与我无关。”

杏贞把孟传金的奏折给皇帝时候,原本表情淡然的咸丰皇帝显得很是吃惊,“这柏俊当差得力,乃是两朝老臣,听闻人品也是上佳,方正的很,怎会做这些事?可见是无稽之谈!”

“御史风闻奏事也是职责所在,皇上不必太过苛求,”杏贞不以为然,按照她的看法,这时代的考试实在是漏洞太多了,若是舞弊之事少些,不至于引起士子愤慨,人心不稳,那便不算什么大事了。

皇帝对科举舞弊早就切齿痛恨,决定对这一事件严查。“若是风闻之事,倒也无妨,可到底要给柏俊一个清白,唔,皇后你批:着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兵部尚书全庆和陈孚恩四人会审查办此案。”

“是。”杏贞又说了几件大事,自己提了参考意见,让皇帝拿主意,皇帝不用看折子,干脆利落地料理完政事,心情愉悦,伸了个懒腰,“有了皇后帮衬着,朕空闲许多,这是皇后的功劳。”

“皇上谬赞了,”杏贞得体地笑道,又说起了宫里的事儿,“听服侍文妃的宫女来报,文妃重阳之后已经卧床不起了,皇上是否要去看她?”

“罢了,她身子不好,叫太医好生保养着,御药房看中什么直接拿过去用便是,朕就不去见她了,你得空去去瞧瞧她,让她安心养病。”皇帝原本就不甚宠爱文妃,这个妃位只不过看在伊尔觉罗氏操劳编撰《咸丰字典》上,给的酬功之举,平时见面也不多话,恩宠,在文妃这里,从来都是没有了。

“是,”皇帝不愿见,那也知道自己去代劳了,“皇上要不要加恩于文妃母家?也让文妃妹妹宽心养病。”

“也好,”皇帝不置可否,不过是一个官位而已,“她父亲彦昌原本是国子监祭酒,就让他去翰林院当满掌院院士吧,他帮着文妃编纂字典,翰林院自然是当得起的,你朱批写给军机去吧。”

“是。”国子监祭酒是从三品,翰林院掌院院士是从二品,乃是超擢了,杏贞十分满意,这下,文妃可以安心养病了,不会因为自己的不得宠连累家人而担心。有时候后宫的女子就是这样,除了要博得皇帝的欢心之外,还要为了自己的父亲兄弟的前程而担心,战战兢兢地过日子,是宫中宠妃之外普通嫔妃的日常状态了。

p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