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 第366节(3 / 5)

加入书签

倒不是许问贪财,每次都得跟部队合作经商来分一杯羹,事实上逛手机相关的分红,加上房产的投资,随着时间慢慢推移,足够许问一家活得滋润。

最起码许问这一代能够实现财富自由,至于儿女,看造化吧!

过去三年里,许问在京城买了五套四合院,她跟路远征一套,四个孩子一人一套。总共才五万块。将来价值最起码五个亿。

不光京城,北上广深,她都置办了房产,哪里开盘买哪里。

除此之外还有尿不湿厂以及3d打印机厂的分红,再加上,除了许问瘫痪复建那大半年时间之外,许问也一直再扩张生意版图。

许家人这两年已经基本都不回魏庄过年了,所以也再负责回村接送工人,愿意来的行程自负。

工人不够,就从附近的城市招聘。

有些工人干脆就在彩虹岛落了户。

当然彩虹岛的户口也没那么好拿,单身的要在彩虹岛工作满三年,夫妻双职工的满一年就能落户。

所以彩虹岛上的居民越来越多,也就导致了各个部门迫切需要成立办事处的需求。

许问上辈子是学金融的,如果不是那场意外事故,她本应该在某投资公司上班。所以在这许问这里,所谓的扩张生意版图就是投资。

有股票是90年代初的事,现在国内也没有股份制企业,所以所谓只能跟人合伙做生意,往往就是简单粗暴的她出钱别人出力。

比如跟娄书杰合伙开海鲜馆。

夜市已经满足不了娄书杰的发展,来找他吃饭的人越来越多。

同时夜市上生意好的人也越来越多,都需要更大的地盘,但两个村中间的小广场一共就那么大。

商业街也是因为需求而生,这一条商业街上的店铺基本能满足彩虹岛岛民的日常需求。

饭店、超市、服装店、文具店、杂货店等甚至还有一个小电影院。

不过暂时规模都不大,因为商业街是许问在去年春天才开始张罗着弄的,目前还在发展阶段。

商业街依旧是许问跟彩虹岛合作,彩虹岛出地,许问出资,盈利模式是出租商铺。

许问出钱买材料,打印了一条街上对称的两排二层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