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他是混世魔王转世(2 / 3)

加入书签

赵挺之老眼闪着亮光。

红梅书院的山长是谁,很少有人知道,可是这瞒不住赵挺之,更不瞒不住武道中一些大佬们。

赵明诚在宋朝名气也是比较大的,但在历史上,他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是李清照的丈夫,此时李清照尚未嫁入赵家,而赵明诚正与历史中一样,因为读了李清照的词作而成了李清照的铁杆粉丝,更在一次见到了李清照清丽脱俗的容貌后起了单相思,对李清照既敬佩又爱慕。

而老者是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按历史记载,过不了几年他便会坐上大宋宰相之位。

赵挺之一口气看完自己儿子的这篇赏析之作,眼色复杂。

赵挺之有三个儿子,赵明诚是他三子,赵挺之本身属于变法派,和苏轼这种反对变法的人双方都看不顺眼,可是他这个三儿子却极为喜欢苏轼的字画诗词之作,因此也让赵挺之很是不喜,可是看到儿子的文章上了报,赵挺之心中还是极为欢喜的。

“这孽子,给谁赏析不好,偏偏给李恪非家的那个丫头的词写赏析,真是不长进。”赵挺之心中笑骂,眼珠子微微一转,“夫人老为明诚这孽子操心,这篇文章倒是得让她也看看。”见儿子的文章上了报,赵挺之也没心思再读其他刊文了,连要收好报纸回家。

学问界立时轰动,别说天下无数读书人,便连老者也心动了。

他们这些学问界的老人,写惯了古文,对于写白话文章,是打从心底反感唾弃的。

可是这诗词赏析一出。

“我的诗词水准虽然不如苏东坡,也不如王安石,可是也有一两首水准极高。能够流传后世,只是苦于名气不够……”

现在的读书人,只要稍微多读了点书,有了一定水准的哪一个没有古诗词作品。更何况他们这些稍微上了年纪,又满腹学问的大儒,自己写下的诗作都是能用箩筐装的,只是苦于没名声,精品不多,无法装钉成书籍。并公之于众,故而只能自娱自乐,在亲朋戚友来了时,拿出来给大伙儿乐一乐,一个个都明白,自己写的这些东西,若无意外,自己将来一旦驾鹤西游,这些诗词作品也很快会随之消失在历史中。

“嗯?”

忽然赵挺之目光落在一处地方,那里一行字:“神秘高手与伊川先生打擂,各将出《四书章句集注》,一较高下!”

与程颐打擂,出版《四书章句集注》?

赵挺之愣了一下,连看起文章内容来,很快一眼扫过,赵挺之心中怦然而跳。这文章说的是编辑探得一个消息,红梅书院的山长,与伊川书院的山长程颐,暗中比试,都在写一套《四书章句集注》,准备以此一比高下。

居然有这事?

“我的诗词若是被人写成赏析文章,再往这报上一登……”

老者都这样想,其他读书人更是都有这念头,甚至有一些专程自己给自己的诗词写赏析文章,再用别人的名号寄入报社,以求能够发表,多多少少也在世上留下点名声。

而这些日子来,总共发表了七首词作赏析,这些词作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家作品外,也有四首以前从未听过的,可经报纸一发表,一夜之间,便能唱传天下,而词作的主人,也因此而名声大噪,可谓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不亚于考状元。

老者看着报上赏析下的几个小字,那里写着:“作者:赵明诚。”

这篇赏析正是大名鼎鼎的金石大家赵明诚写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