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第一个关内侯(3 / 3)

加入书签

秦王满意地点了点头,转向魏冉说道:“丞相以为呢?”

“当赏!”魏冉的回答很是干脆,秦王的意思都这么明显了,魏冉也是送了个顺水人情!

“诸位爱卿以为呢?”秦王又问道。

“当赏!”群臣齐声应道。

“好!那寡人就封武安君为关内侯,食邑万户!赏千金,帛百丈,美女十名,奴婢百人!”秦王意气风发地说道。

“卫尉乃是执掌宫门禁卫的官员,非秦王亲信不得任命。秦王一下子把王翦提拔到这么敏感的位置,意欲何为?是在向群臣表示他对自己的信任吗?还是做戏警告自己?”魏冉听到秦王这句话后。心思就活络开来。虽然秦王是商量的语气,但魏冉却是不敢拒绝!眼下只能先答应下来,如果放在以前,魏冉自然欣喜若狂,但随着公子市、公子悝的死亡,谋反的心思已经淡了下去!魏冉现在担心的是自己失去秦王的宠信!

“也许,自己该考虑放权了,或者告老还乡了!”魏冉暗暗想到。自己的靠山宣太后都过世了,满朝皆是秦王亲信,自己每天战战兢兢地周旋于朝堂。实在疲惫!

秦王自是不知道自己的一个决定让魏冉产生这么多的想法,不过,真要是知道魏冉这么想,秦王也会抚掌大笑。摄于魏冉过去的功劳,秦王不好处罚魏冉。秦王一方面想利用魏冉稳住朝堂,一方面又害怕魏冉的势力过大。虽然魏冉早就交出了兵权,但秦王仍然不放心。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功高震主”吧!

说完了如何处理汉中郡、峣关、函谷关三个地方的官员后,魏冉才说起了最后一件事----白起的奖励问题,这也是让秦国君臣私下争执不休的难题。

白起在此之前是秦国最高的军功爵位---大良造的持有者,此次在洛水河畔,歼灭燕、赵、齐三国联军逾十二万人。自身付出的代价不过四万而已,可谓大胜!尤其是赵国,不仅战死了七万精锐,赵国国人心中的战神--廉颇的形象也是轰然倒塌。白起这次大胜的意义远远不是数字可以说明的,赵国经此一战怕是再也不敢西进!

“王上英明!”群臣用更大的声音回道。

ps:

周末快乐,求推荐啊!

论功,白起自然该奖赏。甚至连升三级都不为过,但再往上三级就是关内侯,关内侯上面就是第二十级彻侯!白起若是再立上几次大功的话,就将无功再赏!何况,白起的地位总归有些尴尬。之前他就和公子市、公子悝走得迫近。后来虽然弃暗投明,和魏冉一起站在了秦王一侧,诛杀了谋反的公子市,但能赢得秦王的几分信任,实在不好说。白起战功卓绝,秦王肯定不会弃之不用,但长剑太厉的话,一个不慎,就会伤己。许多大臣们都在等着秦王做决定!想以此来决定今后对白起的态度。

因此,魏冉话音刚落,整个大殿就静得出奇,倒是武安君白起主动站了出来,恭声道:“启禀王上,臣以为此战全赖王上领导有方!三川会战时,王上不以臣领败军返回关中为嫌,没有重罚微臣,臣感激不尽!太原会战时,臣取太原半郡之地又失之,王上也无一句责罚!臣感激涕零!此次小胜,臣实在愧不敢当!”

秦王听后笑了,白起之所以兵败三川郡是为了驰援关中抵御义渠,之所以放弃得之不易的太原郡是为了回来平定公子市的叛变,说起来,这还是自己要求白起这么做的。尤其是太原郡那次,自己担心魏冉、白起和公子市里应外合,一起叛变,所以严令他即可回师。自己更是派心腹接管了白起的大军,白起都老老实实做了。现在又把失败归咎在自己的身上,这实在让秦王颇为欣慰。这些年来,白起完全断绝了和魏冉的交流,除了在朝会上和魏冉有过三言两语,其他时间再无见面。

“卿不负我,我亦不负卿!”秦王心里面暗暗说道,对台下的太子柱说道:“太子,你是储君,你来说说,武安君当不当赏?”

太子柱早就得到了秦王的暗示,因此毫不犹豫地说道:“回禀王上,自商鞅变法以来,我大秦以法立国,讲究的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三川、太原一事,武安君都用军功抵过了。这次洛水大捷,我大秦臣民振奋,山东六国惊恐,实乃大捷也!儿臣以为,武安君当重赏!不重赏无以宣扬我大秦的武风!无以体现王上的赏罚分明!无以昭示我大秦对有功之臣的不吝重赏!只有这样,天下英才方能来投!我大秦的国力方能蒸蒸日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