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兄弟之辩(3 / 3)

加入书签

“寡人听闻昌国君来新郑的时候,一路途经齐国、赵国、魏国,不知寡人的韩国和这三国相比,如何?”韩王一脸期待地问道。

“王上的韩国自然强大,不下赵国,齐国、魏国望尘莫及。”乐间恭敬地说道,眼见韩王脸色一喜,乐间语气一转,悠悠说道:“不过,臣来的路上听闻齐国的百姓说,齐王锐意进取,君臣一心,先灭鲁国,再吞淮泗,齐国的疆界前所未有的大,用不了几年,齐国将成为第一流的强国,天下莫能抵挡!”

“哦?”韩王露出感兴趣的样子,说道:“寡人的韩国可是比齐国大得多,齐国百姓不可能不知道吧?不少字”

“臣听闻商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地广而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楚国之广远胜秦国,然秦国能以百里之地而拓土千里,屡败楚国,楚国屡屡割地请降。王上以两郡之地抗秦,收三川,并南阳,取汉中,克巴蜀,秦国龟缩关中不得出,这样不正是说明地域的大小和国力的强弱没有关系吗?王上若是以为韩国疆界大过齐国就以为韩国强过齐国,臣私下不敢赞同!即使今日齐国弱于韩国,王上又怎么肯定十年后,齐国不能强过韩国?要知道,齐闵王时,齐国还没有吞并鲁国,依然可以和秦国争雄。眼下的韩国没有强过那个时候的秦国,齐国却吞并了鲁国外加淮泗之地!”

韩王深深作了一揖,回道:“寡人受教矣!”也许这些年韩国扩张地太顺利了,韩王经过乐间一番提醒才发现,自己居然有些得意忘形了!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自己终究小觑了这个时代人的智慧!

“兄长为何认为不妥?燕、齐两国的世仇已然三代,齐国灭亡了鲁国,又和南方的楚国大打出手,占据了淮泗之地,实力大增。我们燕国又怎么会坐视齐国一步步强大呢?!”乐间理所当然地说道。

“可燕国和齐国一旦交手而齐国不敌的话,韩国必然出兵。燕国可不是韩国的对手啊!”乐乘苦口婆心地劝道。

“呵呵”,乐间一笑,摇头叹道:“这可不一定!论行军打仗,我不及兄长的百分之一;但论对时局的判断,兄长却不及我的一半。齐国乃东方的大国,二十年前与秦国争锋丝毫不落在下风。韩国这些年扩张的太快。虽然韩王很聪明,用利益稳住了地方的反对势力,但总归需要时间来消化新占的土地。我观韩王此人,喜好冒险,争大利,而只给盟国小利。盟国若强。韩王心里必然忌惮。在这种情况下,燕国伐齐,互相消耗,韩王高兴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出兵援助齐国呢?!”…

丝毫不理会乐乘的震惊之意,乐间继续解释道:“巴蜀新定,汝南新设,对韩国来说,最重要的是稳固新占的地盘。而不是大举用兵。何况,韩国喜好逐利,千里奔袭,援助齐国,齐国又能给韩国什么好处呢?据我所知,齐王的性子贪婪,可不会像魏王那般有魄力,愿意用两百里之地。来换取函谷关周边的百里之地啊!因此我以为,燕国伐齐。韩国必然不救。兄长大可不必担心我们反目成仇,兵戎相见!”

乐乘长叹了口气,回道:“怕是不尽然,齐国毕竟是韩国的盟友,齐国有难而韩国不救,魏国必然心寒。两国一旦疏远韩国。身处中原四战之地的韩国将孤立无援!这样的后果王上不可能不知道。为兄倒是以为王上必然救援齐国!”

乐间也是还了一礼,直呼道:“王上贤名传扬天下,能以两郡之兵起事,连收六郡之地,使山东各国不受暴秦残害者,皆王上之功也!”

“不过是自保罢了,让先生见笑了!”韩王谦虚道,随即问道:“不知先生来寡人的新郑,有何指教?”

“臣知王上素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特意向王上献计!”乐间语出惊人道。

ps:能给个推荐吗?

眼见说服不了对方,乐间也不强求,反倒是哈哈一笑,说道:“伐不伐齐,救不救齐。皆不是你我兄弟二人可以决定的。为人臣子者,尽忠直言利弊即可,难不成还要以死力谏乎?兄长,你好好跟我讲讲韩国的新法,我可是感兴趣的很!今晚,我们不醉不归!”

乐乘望着乐间纯真的笑容,不由一阵恍惚,这一幕何其熟悉,虽然眼下各为其主,不过浓浓的血缘关系却是断不开的。何况,韩国的王后可是燕王的亲妹妹,两国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就算有什么龃龉,也能重修旧好!算了,暂且抛开国事,痛快畅饮一番吧!自己是一个武将,又是兄长,难道还怕了对方不成?!

“好!不醉不归!”乐乘也是痛快地说道。

翌日,朝会后,韩王见到了只身前来拜访的昌国君乐间。对于乐间的到来,韩王谈不上多么热情,太过热情反而显得娇柔做作。依照惯例,很自然地,韩王留乐间在宫里用膳,算是招待王后的娘家人。只不过,因为昌国君的身份高了一些,韩王纡尊降贵陪同了下。

闲聊了会没营养的话题,王后就以照看太子为由聪明地告退,只留下韩王和昌国君乐间两人在后花园。谁都清楚,接下来是属于两个国家的博弈,容不得闲杂人等的打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