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如何破局(3 / 3)

加入书签

去年秦国收复赵国所置的河西郡终究是地少民寡,不能填补秦国这些年的创伤。而且,在韩、魏的联合下,秦国不得不退出占据的太原郡,真要计较起来,秦国在这一战最多是旗鼓相当。

但此次随着秦军以不可阻挡的态势杀入河东,情形有了变化。若是真的收复河东,秦国的声威大振!河东有民八万户,与三川毗邻,紧靠中原!首先秦国的实力会暴涨,还可以预料的是,秦国在收复河东后,可以插手中原,让韩国如鲠在喉,对天下的影响力将上升一个很大的层次。

对秦国更为重要的乃是一场大胜,这对士气低迷的秦国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只要可以占据河东,秦王的权威就可以树立起来,对秦王政策颇有怨言的宗贵大臣们只能闭紧怨恨、失望的嘴巴,恭维秦王!关中的老秦人也能重新燃起信心,憧憬军功!这一系列积极向上的影响才是秦王真正重视的。

同时,白起在河东取得的突破深刻证明,韩国不是不可战胜的!有心人士渲染的恐韩根本就不存在!只要运作得当,一鼓作气获取几次胜利,自信心起来的秦国将不可阻挡!许多人意识到,这也许是秦国重新崛起的一个契机!

所以,秦王在得知白起已经率领十万大军攻入河东,第一反应就是调派援军渡河支援白起。如果不是经过丞相魏冉提醒,和白起对峙的韩军不过六七万人,秦军已经完全占据主动,秦王的这个念头将不可阻拦。毕竟,秦王把河东看得太过重要,绝对不允许有失!

说到底,韩国是不该削弱魏国到名存实亡的。这让天下诸侯忌惮不已,才有了联合起来伐韩一事。好在这一次韩国准备仓促,但秦、赵、齐、楚四国更加仓促。才能让韩国游刃有余地应对这次危机!

也或许,韩国的仁义让各国以为韩国好欺负!一个强大却好欺负的国家在其他诸侯眼里。只能是一块肥肉!韩国必须让其他国家意识到,犯韩者,虽远必诛!这也是韩王从这次事件中学到的东西。

伐楚还是伐秦成了摆在韩国君臣面前的选择题。秦国固然难啃,但只要啃下了,赵国将独木难支,韩国完全可以携大胜之威,孤立赵国!以后,谁若是敢援救赵国。韩国就先攻打谁!这样的戏码多上演几次,赵国想不孤立都难!

伐楚也有道理,楚国如今孤注一掷,在泗水郡云集了二十五万大军,五万大军分散各地,十万大军在郢都附近,这些就是楚国的全部兵力了。韩国在这段时间的被动防守已经可以给楚国制造很大的错觉,而河东郡秦军的所向披靡也可以让楚国相信,韩国如今是自身难保,又哪里有可用的兵力来攻打郢都呢?!所以。只要韩国敢用兵攻打郢都,必定出其不意,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秦国。咸阳。

王翦率领的十万大军在陈仓一带广树旌旗,完全让汉中的韩军不得要领。如今,汉中如临大敌,秦国完全游刃有余。当然,担心狗急跳墙的韩国派兵攻打雍地,秦国也一直没有放松对汉中的防御。所以,如今的情形就是两军对峙,小规模摩擦不断,但从来没有大的战事!(未完待续)

ps:破局了破局了,大家觉得哪个方向好

自从出兵开始就提心吊胆的咸阳百姓终于放下心来,秦王有意让咸阳百姓知道,一次大捷离秦国不远了!秦国的杀神白起会把河东郡作为今年的大礼,献给秦国!

有多久了,秦国没有品尝到胜利的滋味?从退守函谷关开始,秦国一直无法插足中原。这还跟实力没有决然的关系,只因为秦国进入中原的道路全都被韩国堵住,所以,不可避免的。秦国的影响力一下子降到最低点。

因为地缘的关系,此次四国伐韩。秦国明显占据劣势。原因很简单,可供秦国选择发起进攻的地方实在太少了些。当赵、齐、楚面对众多的选择。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进攻的时候,秦国在发愁从哪个方向攻打,为的就是可以稍微出其不意,可以稍微减小伤亡些。但战争半个月过去了,唯一取得突破,率先取得突破的反而是大家都不看好的秦国!

赵国陷入僵局,齐国尺寸未得,楚国则是望着颍水兴叹,幽怨的望着在楚国腹心到处折腾的越国。这似乎很能说明,在四国当中,秦国的战力依然最强!秦国有足够的信心可以骄傲,谁小觑了秦国,谁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些年,秦国胜少败多!对于屡战屡败的现实近乎麻木!丢三川、丢南阳,丢汉中、丢河东,丢巴蜀,兵败函谷,兵败洛阳,折戟武关,每战败一次,百姓对国家的前程就蒙上一层阴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