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人心不古(2 / 3)

加入书签

对于陆皓山主动退出,王朴先是意外,接着又是惊喜。

要是陆皓山离开,那么刚刚立了大功的王朴,可以说“一支独秀”。

邓玘内心暗喜,不过表面还是违心地挽留道:“陆千户,你这次立了大功,只要稍作休息。再补充一些兵员,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现在正是关键时期,只要留在这里,说不定还有大的机遇,你不再作考虑?”

“是啊,王千户”一旁的王朴也附和道:“现在正是关键时期,以陆千户的才华,肯定大有可为,现在走真的太可惜了。”

这就是官场的客套。二人听到自己要走的消息时那眼中掩饰不住的喜色没逃过陆皓山的眼睛,可是嘴上偏偏作挽留,陆皓山听到都想笑了,不过这也可以理解,自己现在损失严重、元气大伤,近期内都不可能恢复,就是侥幸恢复了战斗力,以王和王朴的职位和能力,给自己设一点绊子简直比吃饭还简单。

“哦,什么事?陆千户但说无妨。”邓王一脸和蔼地对陆皓山说。

虽说心里把这个抢尽自己风头的小千户恨得要死,不过表面功夫还是要做足,怎么说也是同一个都司出来的,而四川都司指挥使韩文登的脸也要顾及,所以邓王对陆皓山非常客气。

说什么陆皓山现在也是有功之人。

陆皓山有些沉重地说:“邓总兵,现在我们文冲部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十折**,差一点就全军覆没,余下的全部带伤,下官手下可是没一个可战之兵,可以已经为剿匪耗尽了最后一点绵力,现在就是加上重伤员也仅有一百余人,也就是手下也没有可用之人,留在这里只会成为负累,下官希望大人能另调高明,让我等回四川安心养伤。”

剿匪计划进展顺利,北有重兵、南扼黄河,随着包围圈不断收缩,义军的活动空间大大收缩,补给越来越困难,所有人都觉得朝廷平息匪患只是时间问题,大明立国二百余年,不知经历了多少叛乱,光是京城就让外敌围攻了几次,就是皇上也被外族俘虏过,可是明朝还是明朝,依然屹立不倒,以至很多人都以为,这朱家的天下固若金汤、传承万世。

说这些话。不过是说给陆皓山听,说给陆皓山背后的韩文登听、说给天下人听,避免有人说他们没有气量、不体恤下属等。

虚伪得一塌糊涂。

陆皓山是后来者,他知道明朝的统治者将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对于崇祯这个刚愎自用皇帝来说,总会收拾一些人出气,到时不知多少人要倒霉,反正现在攒的功劳也不少,有一个这么好的借口,还不如见好即收。

什么?想回四川?

邓玘和王朴楞了一下,二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发觉彼此眼里都有喜色。

陆皓山表现出色,难免抢了别人的风头,最明显就是当主将的邓玘就让陆皓山抢尽了风头,他取得的战绩和陆皓山相比可以说黯然失色,要是陆皓山离开这里,邓王绝对是喜闻乐见,说实话,要不是陆皓山有韩文登做靠山,早就想把他赶走,要不就在背后下黑手。

邓玘乐意,王朴也绝对没有意见,在他心目中,这场剿匪盛宴已经接近落幕,现在是怎么分配这个天大的功劳,正所谓多只香炉多只鬼,那功劳只有那么多,分的人少了,那么得到的自然就多,陆皓山表现突出、手里又拿着自己的把柄,王朴可以看轻很多人,但是他不能无视越来越显眼的陆皓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