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授箓方案(3 / 3)

加入书签

那么怎么面试呢?当然是现场演示道术神通,由评委打分。如此,各位参加大比的散修都能一展所长,也容易找到让他们受箓的过硬理由。

评委从哪儿来呢?这个简单,到时候将都府、保宁府、潼川府那三位道门行走请过来,组成评委小组就是了。这算不算公平?

笔试的成绩占八成,面试的成绩占两成。之所以定得那么悬殊,是怕白庚面试时成绩不好,那就只能靠笔试来拉分。

对了,没有斗法,纯玩智力,万一白庚在智商上有所欠缺,又该怎么办呢?简单,招考公告时加上一句:本次受箓大比,黄冠境以上修士方可参加遴选。直接把道士境和羽士境修士赶走,为白庚扫除大量可能存在威胁的隐形竞争对手。

道士境和羽士境修士不服怎么办?谁不服?结出丹胎、乃至金丹的前辈修士不授箓,反而给你一个后辈小子授箓,这算哪门子道理?你要想授箓,就抓紧修行,结了丹胎再来!

因此,最后比试胜利的受箓者往往都是黄冠境、法师境的散修,道士境、羽士境修士基本没戏。

现在轮到赵然了,应该怎么挑选呢?如果依旧沿用这一套斗法的方式,他很难确定自己能否完成东方礼的托付。谁知道那个江油县的什么竹轩居士白庚行不行?在斗法上是不是弱鸡?如果一上场就被别人一巴掌拍倒,这还怎么选?

因此,赵然的挑选方式肯定要变。

首先是要将东方礼交待的事情办妥,把竹轩居士白庚给弄进三人名额中去。

其次是保证公平、公正——至少是表面上的公平公正,不能让人挑出毛病来,做过头、犯众怒的事情,赵然肯定不会去干,也犯不着给自己挖坑。

为了白庚,赵然真可谓操碎了心!

最后,选中的这三个人都要有一技之长,要能从某种角度解释得通,无论是对华云馆长老堂,还是对一众散修,拿出来解释的理由都要硬过硬,让别人无法反驳。

想来想去,赵然也想不出什么创新的办法,只好咬着牙可耻的进行剽窃。他决定,本次授箓大比仪式采取两个步骤,一为笔试,二为面试。

比试斗法?太粗暴了,容易伤了同道之间的和气。咱们要文斗,不要武斗!

于是赵然连夜忙碌起来,先绞尽脑汁琢磨(实际上依旧是剽窃)出了四套题目,每套题目共有二十五道题,分为甲卷、乙卷、丙卷和丁卷。

赵然的想法是,到时候现场抽题,抽到哪套答哪套,这算不算公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