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霸王项羽(2 / 3)

加入书签

灭了这些臭虫。

骄傲的项羽拒绝了范增提出的和解的提议,自己亲提楚军五万进攻田荣,同时命常山王张耳、代王赵歇发兵攻打陈余,又令项佗、周殷等将领守在九江郡寿春一带,监视在长江北岸一带的英布部队。

项羽勇武盖世,以他的想法,攻打一个不思进取的田荣,岂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却不想正是田荣、田横,将项羽拖在齐地动弹不得,让决战不成撤退又不能的项羽也只能干着急徒乎奈何。

正月。

终于从关中赶回的飞骑斥候处得知龙且大败的消息,发了急的项羽怒发冲冠,一路追着田荣穷追猛打,这一场楚、齐之战持续了有四个多月,项羽麾下钟离昧、项庄、季布等数员战将拿出了巨鹿决战的劲头,才终于在齐地平原县一带将田荣这只臭虫给收拾了。

秦新历二年,五月。

关中的局势趋于平静,在函谷关以东的广大地区,战火却并没有因为秦国势力的退出而熄灭。

灭了秦国之后,霸王项羽信心爆棚,纳老朽谋士范增的建议,采用分封制封了十七路诸侯王,项羽、范增的初衷,是要与始皇实行的郡县制唱反调,郡县制的推行,让原有的六国遗族丧失了一直以来享有的特权,这也是他们带头反抗秦国统治的主要原因。

项羽不知道,秦国统一、中央集权,这意味着已经迈进了封建王朝时代,如果再逆潮流而动,用奴隶制的那一套做法,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况且,在分封制的推行过程中,项羽也犯了太多的错误,这些诸侯之所以能被封王,不在于他们立下了多大的战功,而在于他们与项羽关系的远近。

田荣死后,齐地暂时安定,项羽这才腾出手来,准备率领楚军精锐再度挥师西征。

象河南王申阳之类的,原先不过是赵国的部将,因为随同项羽入关,也被封了王,而相对应的,象在反秦浪潮中立下大功绩的赵国大将军陈余,因为没有追随项羽,所以什么也没有得到。

除了陈余之外,原楚军大将英布则是另外一个例子。英布倒是一路追随项羽征战的,只可惜在最后因为不愿意留守关中,逆了项羽的心意,结果原先应该被封为九江王的英布,只落了一个九江侯的空头虚号。

陈余、英布,再加上在齐地读力为王的田荣、田横,这些对项羽不满的势力,在最近一年里,逐渐的走到一起,拧成一股对抗楚军的主要力量,而在他们的背后,隐隐约约的,还有象汉王刘邦这样的潜在不满对手在艹纵着关东的乱局。

项羽大发雷霆,田荣、田横、陈余,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货色,都是被秦军追杀的东躲藏省,要不是他项羽发兵救援,这些懦夫早就被章邯给俘获了,现在,竟然倒打一耙质疑起自己的决定来。

发兵攻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