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海战开启(3 / 4)

加入书签

在侧翼身体的防护上,秦国工匠们用一层层的铁皮代替了橄榄油,这一改变虽然稍稍增加了船重,但在防护撞击上却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样的对撞,秦军战船的承受力要比赤膊上阵的木船更有坚韧性。

另外,最大的改变,其实来自于战斗兵种的不同,十人一队的天雷兵,二十人二队的机弩兵,还有三十名孔武有力的近战刀盾兵,构成了秦军战船的主力。

——。

海盗船入港。

由于追击路线的加长,格雷尔的船队拉的距离足有一海里之多,当他的旗舰尾追着商船进入克里特港时,拖在最后面的海盗船还在不紧不慢的打捞着葡萄酒桶。

——。

港口阴影里。

五艘三桨座战船一字排开,位于中央突出位置的最高大船只,是秦将甘勇的坐舰,这种三桨船的首部,装备有铁制的撞棰。依靠速度和机动能力,撞锤能够快速的撞击敌船的侧面,而本身侧翼船体薄弱的敌船,在铁棰面前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三桨船的出现,是在迦太基与罗马第二次布匿战争时由罗马人发明的。随后,这种三桨船拥有划桨手一百七十余名,水手、风帆手、舵手约二十余名,另外,还有专门负责战斗的弓箭手、长枪手不等,当然,最少不了的是船只的指挥官正副各一名。

在秦军组建新海军舰队的时候,希腊工匠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打造了这一款经典的海战战船,对于这种迥异于东方楼船的战船,有效的避免了船体上层过重稳定性不够的难题,下层桨手的位置仅仅在水线上方一点点,

“进攻!”

在甘勇的大喝声中,被压抑了足足一年的大秦海军将士们齐齐叫喊起来,这一年来,他们风餐露宿,忍受海风的淋漓,日头的暴晒,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出征这一天的到来。

“杀!”

战鼓在一瞬间轰然作响,大秦军严谨的纪律保证了鼓声的齐整,在甘勇主力舰队出击的同时,迂回至岛屿两端的扈辄、栾布两支分舰队一左一右,呈剪刀状一下将宽不过三船并列通行的港湾缺口堵得严严实实。

秦军将士们虽然开始时还不能理解,但随着训练的深入,他们对于这种战船的先进性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撞棰。

相当于撞角,可以在瞬间撕破敌船脆弱的船体。

三层桨手加力,能够保证人力操纵的稳定性,地中海一带不比中国的东海黄海,这里是内陆海,飓风出现只是在每年的固定季节,而更多时候船只的航行要依靠人力来推进,桨手越多也就证明这条船速度越快。

不过,在这五艘海船上,还是能找出来自东方不同的痕迹,首先是铁棰代表了青铜棰,这一改变直接节省了大量的资金,相比青铜的昂贵,在锻铁工艺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大秦兵造自然更中意铁坨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