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平津上空中的谜云(一)(2 / 3)

加入书签

出征蒙古的部队由十四集团军,八十六军,九十四军,三十五军,暂三军、暂四军,第六集团军,第一机械化集团军组成,总兵力四十六万,其中第一机械化集团军、八十六军、九十四军、三十五军为主力。

卫立煌制定的计划是将部队分为两路,左路由他亲自率领,由十四集团军八十六军九十四军第六集团军组成,总兵力二十五万;右路由傅作义为总指挥,由第一机械化集团军、三十五军、暂三军、暂四军组成,总兵力二十一万。

左路军从扎门乌德进入蒙古,沿额尔德尼、额尔根,攻占赛达音山,同时第八战区派出82军从绥远进入蒙古,占领哈坦布拉格,截断在南戈壁省的蒙古军的通道,掩护卫立煌部队的侧翼。

右路军则从穆沁旗进入蒙古苏赫巴托尔省,首先占领纳兰和翁贡、达里干嘎,而后向北推进,占领西乌尔特。

随后右路军向肯特省进攻,占领温都尔汗,左路军则分兵两路,主力向乌兰巴托进攻,另一路则向中戈壁省进攻。

“中国人消灭了上百万曰军,苏俄人消灭了几百万德军,他们都是我们重要盟友,”罗斯福的语气缓慢,似乎还没拿定主意:“可从长远来看,中国对我们更重要,但现阶段,我们更需要苏俄。”

霍普金斯没有开口,他只是静静的等待罗斯福的决定,罗斯福的目光盯着壁炉里的火苗,木材发出轻轻的噼啪声。

“我们必须支持中国对东北的要求,这符合大西洋宣言,以及开罗和德黑兰宣言,中国对东北拥有主权,这点不容置疑。另外,我们也支持中国在疆省的行动,斯大林在疆省碰了壁,应该吸取了教训,他应该可以接受这个结果,在战后,我们可以将库页岛全部交给苏俄,另外,在德黑兰,我们决定在战后在蒙古实行自由投票,这点我们应该支持苏俄。至于其他,哈里,斯大林和蒋介石如果提出来,你先不要答应他们,但也不要拒绝。”

霍普金斯明白罗斯福的意思,现在的情况需要美国出面斡旋,但美国还是不能表示支持谁,要调和中苏之间的矛盾,至少要在战争结束前,维持住这个脆弱的联盟。

“美联社消息,今天,中国华北战区司令,号称不败将军的庄继华上将宣布,中[***]队将继续追击曰军,为彻底打败曰军,他命令卫立煌将军率部进入蒙古,消灭盘踞在蒙古地区的曰军。”

阳光下,在积雪的草原上行军非常艰难,风还是比较冷,却带有一丝青草的香味,草原上只有一条简易公路,这条公路被冰雪覆盖,经过车辆的碾压,变得非常泥泞,长长的行军队伍艰难的向前跋涉。

向蒙古进军,在大后方引起阵阵欢呼,可没有谁承认这是打出国门,中华民国政斧,无论是北洋政斧还是国民政斧都没有承认蒙古是读力国家,始终坚持认为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对蒙古拥有主权。

“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军!”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振臂欢呼。

“看看,斯大林恐怕要暴跳如雷了,中国人的伸进了蒙古。”罗斯福摇头叹口气。

中国政斧的这个声明可以骗骗普通民众和新闻记者,可在这些政治家眼中,背后目的一览无余,蒋介石开始对斯大林进行反击了。

“我什么时候动身?”霍普金斯听到这个消息后,也禁不住呆住了,蒋介石居然如此强硬,不但在疆省拒绝了苏俄和谈建议,还直接攻入蒙古,根本无视苏俄的威胁,中苏关系现在危险了。

明媚的天空下,冰雪尚未完全融化,绿意顽强的从茫茫白色中伸出头颅,从北面吹来的风,带来了西伯利亚的寒意。草原上,一群群白色的绵羊,安详悠闲的吃着青草,蒙古包前的牧民呆呆的看着漫长的行军队伍。

向蒙古的进军是在条件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莫斯科要求中国召回大使后,本在犹豫的蒋介石立刻下令卫立煌向蒙古发动进攻,为此,庄继华将准备攻击平津的物质全部调给了卫立煌,准备补充给第五集团军的油料也全部调给了邱清泉的第一机械化集团军,这才勉强满足了卫立煌的要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