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等离子体火炬(2 / 4)

加入书签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笑了笑,开口道:“这并不难。”

“嗯?”

听到声音,常华祥院士从思忖中回过神来,一脸诧奇的看向徐川,开口问道:“怎么说?”

思忖了一下,他接着道:“只是,该怎么做才能航天飞机的艏部形成这样的等离子体火炬?”

按照这个想法,通过等离子体火炬提前点燃激波锥,理论上来说的确可以极大的降低航天飞机高速飞行时的表面温度。

而且,通过提前点燃扩散激波锥,可以进一步的将航天器或飞行器的艏部设计成尖锐的形状,并不一定要保持钝形。

这样一来,飞行器在大气层中航行时所遭受的空气阻力会极大的降低。

而空气阻力降低,同样的推力自然可以让飞行器飞的更快。

“这是.激波锥+等离子火炬.?”

徐川点了点头,开口道:“没错,这就是根据超音速扰流理论和激波锥理论而衍生出来的方法,等离子体火炬主动激发技术。”

“在亨利·艾伦的研究成果中,航天飞机的头部应该是钝形而非尖锐的,这样可以在头部制造出一个宽大和强烈的激波,用于降低航天飞机再入大气层时的热障问题。”

“而根据计算,钝头锥体的气动减速率和具体形状无法,其气动加热速率和热负荷与尖锐椎体相当。不同的是,尖锐椎体的边界层很薄,无法像钝形椎体一样形成宽敞强烈的保护激波,也就起不到隔热作用。”

“但是在等离子体状态下,这一效应却是可以利用起来的。”

理论上来说,这一套优化方案不仅仅可以应用在航天飞机上用于解决再入大气层时的热障问题,还可以用于战斗机上,用于提升战斗机飞行的速度。

只不过要做到形成足够强大的等离子体火炬,提前点燃激波锥,并控制范围大小,其难度也相当的大。

目前的等离子体激发技术,一般都是通过给物质施加能量,使其成为等离子体,并通过激发等离子体中的原子或分子的能级跃迁,进行物质性质的研究。

其常用手段一般包括有电子束激发、激光激发和等离子体束激发等等。

但问题在于这些手段激发出来的等离子体基本都是用于科学研究的,用于航天飞机艏部形成激波锥强度肯定不够。

“航天飞机或航天器在返程再入大气层的时候,其激波锥的外沿高达五六千摄氏度,这个温度下,接触到的空气都已经等离子体化了。”

“利用这一特性和超流速扰流理论,在航天飞机的头部处延伸出椎体,通过提前释放等离子体,可以在舰首头部更远的位置提前形成高温激波锥,让航天飞机相对的远离高温,处于较为‘阴凉’的尾流区域内。”

听着徐川的话,常华祥不禁有些动容,他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快速的开口补充道:“这样一来,其再入过程中热障问题对于航天飞机表面的隔热瓦压力就能得到极大的缓解。”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道:“没错,利用等离子体火炬将航天飞机艏部处的激波锥尽量往前推,并且可以通过控制等离子体火炬释放的范围,来调节激波锥的范围大小,能更好的为航天飞机本身进行防护。”

认真的思索了一下,常华祥院士点了点头,开口道:“卓绝的想法,如果能做到,或许并不仅仅只适用于航天飞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