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道钟(终)(2 / 3)

加入书签

当然,现在的周成是不知道几百年前的师父留给自己这一册金册玉蝶的“阴险用心”的,他现在一边是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度牒”收好,玉石都是很容易碎的,哪怕前朝的度牒到现在已经没法再用,但价值可比一张现代的“道士证”值钱多了。

而且以后,周成似乎可以正大光明地说:“谁说我是野道士,我是几百年前就办好了证件的正规道士来着。”

“多谢了”周成向着老道长稽首还礼道。

周成有点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位老道长了,按宗门辈分来看,自己是老道长的师祖。可按年龄来开,这位却是自己的祖宗了。。。

“不敢不敢,师祖不用如此!这是弟子应该做的。”老道长恭谨地回礼道。伴着这座幻化中的投影越来越虚化,老道长知道自己等人流连人间的时间已经就在眼前了。

没有纸张那种轻飘飘的感觉,反而有着一种沉甸甸的凉透之感。周成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度牒的封皮,才知道这哪儿是寻常的度牒。这是一本金册玉蝶。

拿着金玉成就的度牒,周成才想起了“玄光观”的另外一个身份,一个显赫得不要不要的身份——皇家御观。以当是“玄光观”的超然地位,能有金册玉牒也不算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吧!

周成打开度牒,最先看到的就是“大明皇帝的宝玺”,然后就看到了自己的俗家名字,道号,还有后面的年月日。

周成悚然而惊,因为这是自己那位没见过面的师父亲自给自己办的度牒。而那上面的名字清清楚楚地写着:“蜀州,周成,云成子,甲申年五月初三”

自己师父竟然这般厉害,竟然真的就在二百年前预见到了自己的到来,不但姓名,贯籍,就连时间都推算得如此精准。

在玄光观生活了一辈子,虽然不是生于此,但从懂事开始,一直到死去,他都是在以一个玄光观弟子的身份活着。这里没有人比他更深爱这座道观,也没有人能比他更深深地希望玄光观能香火永继地传承下去。

这一刻,周成对自己师父的敬仰如高山流水,一发不可收拾。

易数推算,从来都是大势容易,小事却难。就犹如站在一个高山上远眺,能看到远方大致的风景容易,但要在那片朦胧的风景里看到草地上的蚂蚱,该有多难?

正是因为周成自己学过易数推算,所以深知其中之难,天道推演,当真繁复无穷,任何一个细节都有着无数可能。也真是因为如此,周成才知道这本金册玉蝶的背后,代表的是什么?

这就是仙人的本领,这就是全知全能的无上神通?

不得不说,了尘大仙师透过了几百年时光,也依旧深深地给了自己这个小徒弟一个大大的震撼,让这个家伙第一次深刻地明白什么叫神通广大,什么叫师父大如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