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前倨后恭(2 / 3)

加入书签

两个大将一起说话,大殿之上登时变得鸦雀无声了,虽然很多人不以为然,然则没有人敢去触李定坤和嵬名休哥的霉头,何况他两人所言也确实是大义所在,想要反驳可很是理屈词穷啊。

斡道冲看了一眼李定坤和嵬名休哥,说道:“两位将军所言极是,可是天命若已然不在我方,我们又何必逆天而行呢?”山利等人见斡道冲如此说,十分惊喜,纷纷附和。

李定坤面色一变,质问道:“难道大王要投降?”

斡道冲摇头道:“此事可不能由我决定,该当由陛下决定才是!”李定坤暗道:‘皇上只是一个婴孩,懂得什么,你是摄政王,代陛下处理军国大事,这件大事自然由你来决定,你却推到陛下身上,究竟是什么意思?’一念至此,不由的皱起了眉头。想不明白,索性不去想了,冲斡道冲大声道:“不管大王说什么,做什么,我李定坤和五千铁鹞子军绝对不降!”哼了一声,便转身而去。大殿上骚动起来,许多人骂李定坤实在是太过无礼了,不过也有很多人默不作声。

斡道冲待众人安静下来,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并非仓促之间就能够决定的,我还要仔细想一想。诸位先下去吧。”众人面面相觑,都觉得事情已经十分紧急了,对方最后通牒给的期限是明日日落之前,哪有时间细细去想呢?山利对斡道冲道:“大王,如今时间已经是万分紧迫了,恐怕,恐怕没有时间细细去想了啊!”许多文官附和。

杨贵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随即勒转马头,朝麾下的军队奔去,奔到众骑兵前,高声喊道:“跟我来!”随即便率领五千战骑奔下山坡,往北面警戒去了。杨琪则率领大军将隐藏在盆地外树林中的粮草车推了出来,护着粮草往卓洛城行去。

……

吐蕃大帐内,气氛十分凝重,占堆、哈农跪在地上,垂着头,脸上流露出羞惭之色。大将军松赫来回踱着步,十分恼火的模样。朵桑道:“大将军,我们没能摧毁那些粮草,看来只能退入雪山了!”

松赫停下脚步,看了一眼占堆和哈农,皱眉思忖了一会儿,摇头道:“不不不,我们并非是完全没机会了,还有机会,只要斡道冲三天之内向我们投诚,胜利依旧属于我们!”朵桑觉得松赫说的有道理,只要西夏人这两天投诚过来,那么双方合兵就有二十几万人马,而己方大军便可得到西夏人的粮草补给,与此同时国内再调大军来增援,燕云军就是调动起一二十万兵马也难以撼动己方的地位了。

松赫没好气地从占堆、哈农道:“还跪着干什么,都起来!”两人站了起来。松赫对朵桑道:“立刻派人去催促斡道冲,告诉他,明天日落之前不投诚的话,我便要攻城了!这是最后通牒没有什么价钱可讲!”朵桑点了点头,道:“是应该施加更大的压力!”

斡道冲道:“本王心里有数,诸位不必担心。总之,明日日落之前我会拿出一个妥善的方案出来。好了,诸位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处,都下去休息吧。”众人听他这么说,心里七上八下的,却只好朝他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众人一离开,斡道冲脸上原本胸有成竹高深莫测的神情便消失不见了,换上了浓浓的忧虑来。他刚才虽然表现得很淡定自若,其实心里却十分焦躁不安拿不定主意,他原本是想以拖待变,但看目前的局势,似乎这个意图根本无法实现了,吐蕃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然而燕云方面却没有像自己希望那样出兵对付吐蕃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企图似乎已经落空了。

……

西凉府行宫大殿之上,摄政王斡道冲看完了吐蕃人刚刚送来的最后通牒,眉头一皱,在大殿上来回踱起步来。西夏文武重臣都看着斡道冲,面上都流露出焦急之色,终于铁鹞子大将李定坤忍不住问道:“大王,吐蕃人究竟说了什么?”斡道冲停下脚步,扫视了众人一眼,冷笑道:“吐蕃人给我们下了最后通牒,明天日落之前不投降的话,他们便要强攻了!”

大殿上立刻吵闹起来,文官们忧心忡忡地相互议论,武将们则愤愤不平地叫骂。大殿里的吵闹声渐渐地安静了下来,新任丞相山利皱眉道;“看来是到了决定的时候了!”看了斡道冲一眼,说道:“如果我们不接受吐蕃人的最后通牒,是否能抵挡得住呢?”

斡道冲问山利道:“丞相是什么意思?”山利长叹一声,道:“我们大夏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想来是天意使然,气数已尽,咱们凡夫俗子岂可对抗天命?”许多大臣附和起来,看这些人的模样,似乎恨不得立刻就去投降了。

李定坤大怒,骂道:“你等身为大夏重臣,当此国家危难之际,不思报效,却一门心思的想要投降!我李定坤决不答应!”嵬名休哥也大声道:“国家危难,我等臣子应当效死以报,怎可出这等无君无父的叛逆之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