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朝廷廷挣(3 / 3)

加入书签

严藩没好气地道:“算你说得对行了吧!”两个年轻人听到这话,十分喜悦,严瑶急忙问道:“父亲,你同意去燕云了吗?”严藩叹了口气,点了点头,道:“虽然我现在还搞不清楚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不过为了咱们一家人能够继续开开心心的过活,还是逃离此地为好!”严正抱拳道:“父亲英明!”严藩瞪眼道:“想归想,可是如何做得到呢?”严瑶微笑道:“父亲勿忧,女儿有一计策!”

视线转到襄阳。

自从燕云主力渡过汉水之后,曹勇便时刻准备迎接燕云大军的攻击,全城军民的神经时时刻刻都紧绷着。然而燕云军却并没有攻城,只是驻军城外,不时派悍将前来挑战罢了。襄阳军民见燕云军并不攻城,原本紧张的心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原本笼罩在襄阳城上空的那紧张惶恐的气氛淡了很多。可是曹勇的忧心却越来越重,他知道燕王此次大举南下,志在必得,如今迟迟不攻城,显然不会是畏惧襄阳的坚城汤池,定然在准备极厉害的杀招,一旦燕云军大举来攻,恐怕襄阳便要万劫不复了!心里如此想着,更加不敢怠慢,每天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他都要亲自巡视城防多遍,同时不断思考己方的破绽。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燕云军始终没有攻城,就连军中许多将领也不禁心生懈怠了。这天中午,曹勇突然接到消息,朝廷的钦差大臣已经进城了。曹勇还以为是朝廷的援军到了,欣喜地问来报讯的军官:“有多少兵马跟随钦差大臣而来?”军官道:“回禀大帅,只有三千兵马。”

曹勇大为讶异,难以置信地道:“只有三千兵马?朝廷怎么只派来了三千兵马?”军官摇了摇头。曹勇想了想,觉得大队援军可能还在后面,一念至此,放下心来,对身边的亲兵队长道:“随我出迎钦差大人!”亲兵队长抱拳应诺。

严夫人没好气地道:“你们两个休要胡言乱语,须知祸从口出的道理!”两个年轻人闭上了嘴巴,然而看他们的神情,显然不认为自己说错了。

严藩长叹一声,“为父死则死矣,只怕会连累了你们两个啊!”连个年轻人不由的惶恐焦虑起来。严瑶神情一动,看向父亲,说道:“父亲,我们为什么要坐以待毙呢?我听王叔他们说,燕云那边,官场清明不腐,百姓安居乐业,和大宋那是大大地不同的!他们商人经商,只须诚实守信经营,根本不需去贿赂官员,官员只须兢兢业业做好分内之事,不需溜须拍马。我们不如离开这里,去燕云吧!反正咱们的家乡在太原!”

众人骤然听到这话,都是一愣,随即都行动起来。严藩道:“早就听说燕王是不世出的盖世英雄,燕云那边想必真的比这边要好!”随即却皱起眉头,“可是,可是燕王罢黜儒家,以法家兵家等学说自成一派治理天下!这实在有些离经叛道了……”

严正道:“父亲,儿子从小熟读经典,却发现经典之中多有自相矛盾前后不通之处!儒家强调忠君,按照儒家的意思,似乎,君王就算是夏桀商纣那样暴虐的君主,也必须忠贞不二,这就是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是为不忠!这些儿子都觉得好没道理!这天下难道就是君王一家的天下吗?百姓们难道都是君王饲养的牲口,可以毫无理由的生杀予夺吗?而历朝历代的帝王之家不都是从造反开始的吗?按照儒家的说法,皇帝都首先不忠了,凭什么还要他的臣民效忠?说是天命所归,可是又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前前后后,桩桩件件,到处都是自相矛盾之言!恕儿直言,儒家的学说根本不适合治国!”

严藩从未和子女探讨过类似的话题,此刻突然听儿子说出这样一番离经叛道的言论来,先是惊讶,随即愤怒,可是紧接着却感觉无话可说。因为儿子的这一番言论虽然颇有惊世骇俗的味道,然而其中的道理似乎都是正确的,令人无从反驳!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只听儿子继续道:“儿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儒家学说诞生于春秋乱世,当时所谓‘至圣先师’的孔老夫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而各方奔走,可是却处处碰壁,没有君主愿意使用他的学说,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这一套真的像现在说的那么好的话,为何那些君主都不愿意采纳?难道那些君主都是笨蛋吗?这恐怕是说不通的!儿苦想了许久,终于想出一个道理来,春秋乱世,群雄逐鹿,一个国家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富国强兵,而儒家那一套分明就是自我阉割的做法,驾驭百姓有余,却根本无法富国强兵,因此一旦使用了儒家思想,结果只能是迅速灭亡!”随即冷笑了两声,嘲讽道:“可笑当年诸国君主弃之如敝履的学说,如今却成为了大真之道!难怪大宋面对异族屡屡败北,最后连中原也都整个儿丢掉了!究其根源,其实是儒家之祸,并非什么奸佞当道,也非什么昏君误国!燕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果断罢黜儒家,富国强兵,否则就算燕王是天纵期才盖世英雄,也不可能短短几年之内崛起于燕云继而连败金人恢复中原!”

严藩夫妻两个心头大震,呆呆地看着儿子。严藩眉头一皱,喝道:“不要胡言乱语,标新立异!”严正抱拳拜道:“父亲若认为儿哪里说的不对,就请指谪出来。”严藩皱眉思忖,好片刻才道:“那么多的明君圣主都遵奉儒家,总是有道理的!你年纪轻轻不要过于狂妄!”

严正道:“儿并非狂妄,儿只是不认同儒家!父亲说许多明君圣主遵奉儒家,其实如果儿子是皇帝的话,十有八九也会这么做!”严藩不解地看向严正,问道:“你不是把儒家说得一钱不值了吗,怎么……”

严正道:“儒家做为诸子百家之一,有一个作用却是其他学说无可比拟的!其实儿刚才已经说到了,儒家唯一的作用就是驾驭百姓,愚弄百姓!一个皇帝若要令整个天下为私用,便必须要使用儒家这一套来驾驭百姓!用其他的办法都是行不通的!”

严瑶道:“哥哥说得对。”严藩没好气地瞪了严瑶一眼,“你也知道了!”严瑶吐了吐舌头,垂下头去。严夫人没好气地道:“你们都说到哪里去了?现在不是应该考虑如何逃过这一劫吗?”严正看了一眼父亲,笑着对母亲道:“娘,按照儒家的是想,咱们是不该逃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是为不忠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