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反封锁(五)(1 / 4)

加入书签

蒋介石并没有屈服,他也想和谈,但迫于各方面压力也不能做出太大让步。而日本方面并非是小利益能满足的,加上中共在北方的影响,敌后根据地的声势,让日军必须加快清剿游击队,保证占领区的安全。

为此虽然包围在翟勤周围是三个师团,两个旅团,但是兵力没有十万之众,也就五六万人。

虽然兵力少,但有战车,有大炮,有飞机,让翟勤不敢乱动。大部分被抽调进入后方清理游击队和各地抗日武装,其实在封锁大别山周围并没有那么多部队。

筱冢义男中将当然不会去进攻大别山,而翟勤也知道这些。即使鬼子没有那么多人,翟勤一旦离开山区进入平原,相信鬼子一定会调集兵力和他决战,翟勤也不会干的。所以他也不想出动大部队,毕竟抗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打仗就会有伤亡,已经很有战略头脑的翟勤不会像一年前那样,只是为了消灭鬼子出气。

多消灭一百,一千,甚至一万鬼子也没用,改变不了结果,对整个抗日战场也没什么太大的帮助。大别山一战消灭了五万日军,但是短短时间在翟勤的周围还是三个师团,两个旅团,一切都没改变。

第169章 反封锁(五)

钟顺不同于郭全,他有丰富的敌后作战经验,他是林超一手带出来的,延续了独立大队的风格,是典型的翟勤作风。从黄尾的独立师控制区一出来,立即换上鬼子汉奸的衣服,然后大摇大摆的向鬼子据点开进。

桐城破坏得不是很彻底,围墙还有一部分基座,但也不能称其为城了,但他的地名还叫桐城。

鬼子也知道这里无险可守,但为了封锁大别山区的翟勤独立师,荻洲立兵中将把师团部设在庐江,把两个旅团分开,第26旅团驻守舒城,第103旅团在庐江,但是鬼子控制的地方太大,兵力严重不足,而他们的后面也有大批的游击队活动。

最活跃的当然是中共新四军游击队,还有一些从北面过来的八路军游击队。他们占据农村乡镇,不断袭扰大日本皇军占领区。合肥以北的一个独立大队,活动最猖獗,皇军一度怀疑是翟勤派出的部队。因为他们的战术很有翟勤的特点,但又兼具了中共的特点。

而江西,湖南方向也没有改变,鬼子仍然进攻。相比鬼子百万军队,消灭三五万人改变不了整个战局。

出于多方面考虑,翟勤用一天一夜时间思考,让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他组建了一个游击大队,开始蚕食计划。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战术不但扩大根据地,同时养精蓄锐为将来的反攻做准备。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翟勤大部队只是防守训练,而对外一个游击大队的两个中队开始行动。

在郭全突击进霍山大开杀戒追击鬼子的时候,钟顺这些假鬼子正在穿过树林,出现在鬼子据点封锁线的侧面。

根据特工总部情报,这个独立大队和翟勤没有关系,他们是中共领导下的一个独立军队。只是战术有别于其他中共军队,行事手段狠辣,作战狡猾无比,也胆大敢袭击重兵的皇军。

但是随着皇军对他们的围剿,这支独立大队向洪泽湖方向撤退,那已不是第15军负责的方向。对筱冢义男来说,他不关心了,他的作战目标是长江北岸,主要是针对独立师。

可他们的后面却不能不防,中共新四军第四支队,因为他们的司令被枪毙,战斗力大减。由于苏蒙边境日苏战斗,参谋本部暂时停止对中国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皇军减低了进攻,对国民党政府加快诱降。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终于在越南发表了艳电,让中国的抗日形势倍受打击。

欧洲局势也危险万分,随时都能爆发大战。这一切都让日本加快进行完全控制中国的目的。对国民党的将领和政要进行劝降,这样一来兵力分守各地,更显得不够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