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节 改头换面(2 / 2)

加入书签

“愿闻其详。”

蔡吉这话倒是真没有鸡蛋里挑骨头的意思。须知由于东汉的账目多记于竹简之上,于是为了节省空间,每个项目的文字数量都十分精简,一支竹简上往往记录着数笔会计记录。虽然每个项目都有“入、出”,作为会计记录符号,可这么多记录挤在一根竹签上,对起来确实很不方便。

因此管统听蔡吉提起此事,连忙附和道:“府君言之有理。正是因为郡府账房记录不清,才导致吾家门客对账缓慢。”

黄珍原本是闭着眼睛一副眼不见心静的模样。此刻耳听蔡吉与管统将矛头指向了他所管辖的账房,这老儿不由细眼一睁,回头向蔡吉拱手道:“府君明鉴,官厅账房皆安制记账,绝无懈怠之意。”

“黄功曹所言不虚,本府已查验过账册,字体清晰,账目明确,账房确实没有懈怠。”蔡吉同样点头夸赞道。

蔡吉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更加一头雾水起来。心想这小蔡府君两边都说好,那她招大伙儿来此究竟所为何事。然而就在众人暗自揣测蔡吉目的之时,管统终究是比黄珍年轻,且脾气又直,却见他当即就脱口说出了众人心中所想,“既然府君眼里谁都没错。那今日招吾等来此,又是所为何事?”

可这时的段融却又将话锋一转道:“不过府君记账之法,须先耗费不少胥吏来整理账册才行。吾怕衙门人手不够。”

“无妨,无妨。只要此法可行,暂时多花些人力也无妨。”蔡吉摆了摆手冲着段融狡黠地一笑道:“大不了本府可让管统的那两个门客来帮忙嘛。”

“府君要让管统的人进衙门?”段融皱眉问道。

而蔡吉则厚着脸皮答道:“没错。若是段家的账房也能来帮忙,那就更妙了。”

“府君放心,段家定会派最好的账房来太守府帮忙。”段融一个抱拳保证道。

“是啊。既然谁都没错。问题又出在哪儿?”蔡吉扫了众人一眼,自问自答道,“本府以为问题是出在了账房的记账之法。”

“记账之法?”管统低头反问了一句,似乎是抓到了某个线索,可一时间却又道不明关键在哪儿。

而蔡吉则欣然点头,向众人道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没错。不论此番查账结果如何,本府以为官厅都必须改进记账之法。当然此举可能会涉及改制。”

“改制?”管统与黄珍异口同声地惊呼道。紧跟着两人双双陷入了沉思。

一旁的段融见此情形,心想,遭了小蔡府君此举过于激进,怕是难被管、黄二人接受。却不想他这边才暗叫糟糕。那一边管统与黄珍却同时抬头冲着蔡吉拱手。

既然有了段融的保证与支持,蔡吉自然是心安理得地开始将她早已筹划好的计划付诸实施。这不,翌日一早她便将管统、黄珍,连同段融等衙门内有头有脸的官吏一并招进了太守府。当然开会的地点依旧还是二堂院的厅堂,而厅堂的中央依旧堆着那一堆账册。

只见此时的蔡吉端坐堂上,在环视了一番底下的官吏之后,她面带笑容地冲众人大声宣布道,“本府今日招诸君来此,乃是为了查账一事。想必在座诸君也知这账目已查了十余天……”

然而蔡吉的话尚未说完,底下的管统就神色一变,拱手打断道,“府君明鉴。吾家门客已算完大半账册。请在给吾一些时日。”

“管郡承不急。可那些账册堆在府君房里总不是长久之计。”黄珍捻须不咸不淡地接口道。

“两位误会了。”蔡吉抬手阻止了即将针尖对麦芒的二人,然后又回头向管统解释道:“管郡承,本府并未责怪汝家门客算账慢之意。倘若需要的话,这堆账本再在本府屋里放上个十天半个月也没关系。只是本府也看过账册,竹简上的内容繁复,不易对账也是事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