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青州之鹏 第56节建安朝贺(2 / 2)

加入书签

蔡吉的话音刚落,堂上便响起了一片哗然之声。虽说按汉朝的惯例,每年正朝本就该由各郡县的代表也来向皇帝汇报本地的年成、税收等情况。但时值乱世,除了曹操统辖的兖、豫州两州之外,其余各州郡均未上交记录地方财政状况的“上计簿”。也就说,眼下的汉庭早已失去了对地方财政的掌控。因此姑且不论蔡吉给的数据是否真实,光是她的这一态度就足以向天下人证明其对汉室的忠诚之心。

刘协虽然年少,但这点道理还是懂的。此刻面对远道而来的忠臣,刘协自然是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蔡卿真乃大汉之忠臣也”

然而还为未等少年天子宣布对蔡吉的赏赐,却见站在他左手边的那个络腮胡子男,当先一步出列上奏道,“臣曹操有本启奏。”

果然是曹操呢。蔡吉在心中如此暗呼着。但她同时也很好奇曹操如此打断刘协发话,御座上的少年天子会有何反应。然而令蔡吉意外的是,刘协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情况。却见此时的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面带微笑地向曹操颔首道,“曹卿请讲。”

曹操听罢,当即恭恭敬敬地向座上的刘协躬身进言道,“臣曹操上表东莱太守蔡吉为徐州刺史。”

庞统听罢蔡吉所言,立马恢复了先前的恭敬,转而低下头低调地答应,“喏。”

据史书记载,汉代的朝仪为西汉叔孙通所定。即在天将亮而未亮之时,由三十五名“掌宾赞受事”的谒者治礼,以次导引;当朝见者入殿门,廷中陈列车骑、戍卒、卫官,并置放兵器、张竖旗帜。一旦传声教人,即趋行示敬。所谓的“趋”是古代为表敬意而小步快走去见尊者的一种礼节。那怕你是驰骋沙场的将军,也得低眉顺眼地迈着小碎步去上朝见皇帝。不仅如此,从西汉到隋唐,上朝、祭祀和赴宴都要“脱履”,也就说百官上朝不许穿鞋。

随同文武官僚一起上朝的蔡吉与庞统自然也不能例外。毕竟就算是曹操这会儿也还没得到“剑履上殿”的特权。不过此刻踩着皇宫一尘不染的地面,蔡吉还是在心中暗自庆幸,刘协这小皇帝还算厚道,没有像春秋战国时的那些君主那般让大臣连袜子都脱了。否则在这大冷天的光脚面圣那可真够难受的。

不多时,蔡吉等人便来到了宫殿之下,待见掌宫殿掖门户的郎中,站于台阶两旁,每一台阶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及军史以次陈列于西方,东向而立;文官丞相以下陈列于东方,西向而立。蔡吉虽不会武功,但她此刻的身份是太守,因此被安排站在了武将一列。更巧的是,站在她前面的正是那日在杨府刚见过面的刘备。当然他二人皆是第一次面圣,所以暂时都进不了大殿。

诚然蔡吉与刘备早就认识,不过在这等肃穆的场合,两人还是保持着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架势,互不搭理。不多时便有内侍高唱着刘备的名讳将其引入了宫殿。又过了半晌,蔡吉的耳边也传来了内侍洪亮的声音宣东莱太守蔡吉觐见――”

呼~~~许都之行最关键点终于推出来鸟~~~个人表示之前阴谋阳谋滴~好累啊~

小凤凰再次探头:吾家主公初次面圣,各位有粉票、推荐、收藏否?

是由】.

div>

baidu_clb_lt_id="519311";!!!

蔡吉深深地吸了口气,定了定心神。随即便领着庞统,面无表情地拾阶而上,徐徐步入殿中。此时的大殿之上站满了名留史册之人,但蔡吉始终目不斜视,更不敢仰视大殿御座上的汉帝。而大汉的朝堂终究是天下的心脏,就算在场的不少文武百官都对蔡吉这个少女太守充满了兴趣。但在此等威严的场合依旧没有任何人感发出不协调的声音,更毋庸说是像袁绍府的那些部将那般口出轻薄之言了。就这样蔡吉在一片肃静之中,走到大殿中央,这才三拜叩首,俯身于地,高呼道臣东莱太守蔡吉叩见陛下。”

蔡吉不敢直视天子,可身为天子的刘协却可以大大方方地打量蔡吉。诚然刘协已从吴硕口中得知蔡吉并不想留在许都。但对于面前这个与同岁,且拥有诸多传奇故事的少女太守,刘协依旧充满了好奇。甚至想要一心快点结束早朝,好与蔡吉单独会面。不过碍于曹操等百官在场,刘协也不好显得太过轻浮。所以这会儿的少年天子只是按常规说了一句,“爱卿平身”

“谢陛下。”蔡吉借着起身的间隙,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面前的御座。正如其所料御座上端坐着一个身着冕服,头戴冕冠的少年。虽然隔着冕旒看不清楚刘协的面容,但从其挺拔的身姿,还是能看得出这位年少的汉家天子并非唯喏之辈。此外在少年左手之下,则颇为突兀地站着一名五短身材,留着络腮胡子的中年男子。从其所站的位置、所戴的衣冠以及那种倨傲的神态来看,蔡吉不禁猜想此人多半就是曹操了。

且就在蔡吉暗自揣测这男子身份之时,却听耳边又传来了少年天子的玉音,“爱卿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谢陛下关心。”蔡吉说罢又示意身后的庞统上前,呈上贺礼道,“陛下,此乃东莱贺礼以及东莱郡上计簿。还请陛下过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