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 会师彭城(2 / 3)

加入书签

刘备被蔡吉反将一军后,自然也不能继续再装傻充愣下去。只得一拱手如实应答说,“备曾在界桥之战与赵将军并肩作战。蔡使君能得如此万人敌相助真是羡煞旁人。”

“刘使君过奖了。使君帐下的陈将军不也是万人敌?”蔡吉故意将话题扯到了刘备身后的陈到身上。

蔡吉与刘备的一番针锋相对,令曹操颇为满意。须知有关刘备靠东莱的商船过淮河之事曹操早有耳闻。以曹操多疑的性格,若说对二人合作没有戒备,那是不可能的事。不过这会儿眼瞅着蔡吉与刘备互相拆台,曹操便暂时放下了顾虑,哈哈一笑,和稀泥起来,“无妨无妨。此番东征能得众多猛士相助,区区吕布又何足道哉。”

曹操说到这儿,忽然神色一凌,大手一挥,杀气腾腾道,“来人,上祭品”

“喏”

蔡吉略带尴尬地回过神,拱了拱手说道,“吉孤弱寡闻,让曹司空见笑了。”

“无妨。待会儿使君便可知晓其用途也。”曹操故作神秘地卖了个关子。

在曹操说完这话的间隙,刘备的眼中闪过了一丝难以察觉的不忍之色。但这只是转瞬即逝的事,刘备很快就将话题转向了站在曹操右后边的一个武士,“这位壮士好生魁梧。可是司空新纳之猛士?”

此刻曹操身后的左右两边各站有一个容貌雄毅的武士。左边持戟的武士是蔡吉认识的典韦,而右边那位则如刘备所言是个新面孔。却听曹操得意地向二人介绍道,“此乃谯国人许褚,字仲康,是孤的都尉。”

蔡吉一听此人竟是许褚,不禁脱口而出道,“原来是人称虎痴的许仲康啊。”

随着曹操一声令下,不多时高台下的曹军押解了一群衣衫褴褛之人出来。但见人群之中既有身着短衫的武夫,也有披着长袍的文人,有老有少,乍一看去颇为杂乱,却并没有妇孺掺杂其中。然而还未等蔡吉闹清楚曹操所说的祭品同这些人有关系之时,曹军便已当着众人的面将一干俘虏统统赶入了先前令蔡吉颇为好奇的深坑之中。

直到此时蔡吉才恍然大悟,原来底下那坑竟是用来坑杀俘虏祭旗用的。所谓祭旗就是,古代军队首领在出征之前,杀死某活物,以该活物的生命祭祀神灵,以求得神灵庇佑的一种仪式。蔡吉出征时也祭过旗,但用的是三牲,即马、牛、羊。袁绍、袁谭出征时倒曾用过活人祭旗,可那也只是一两个俘虏。而此刻曹操竟要用近千条性命来祭旗如此血腥的作风远远超出了蔡吉对祭旗概念,以至于脑海中顿时就冒出了两个字——屠城。

话说,史书上有不少关于曹操进行大屠杀的记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初平四年(193年),攻陶谦,徐州大屠城”;“兴平二年(195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建安三年(198年),征吕布,屠彭城”;“官渡之战,坑杀袁绍降兵七万”;“建安九年(204年),攻袁尚,屠邺城”;“建安十二年(207年),征乌丸,屠柳城”。

曹操眼见蔡吉点出了许褚的诨号,不由意味深长地瞥了她一眼,跟着又将目光投向蔡吉身后的赵云,反问道,“蔡使君身旁这位将军相貌堂堂,不知如何称呼?”

其实刘备从一开始就认出了跟在蔡吉身后充当护卫的赵云,只不过为了不引起蔡吉和曹操的注意这才没有出面相认。此刻见曹操注意到了赵云的存在,刘备不由将目光投向了蔡吉,因为他也十分好奇,本在公孙瓒帐下的赵云是如何到蔡吉麾下的。

“此乃常山赵云,赵子龙将军。说起来还是刘使君的旧相识。”蔡吉一面坦承着赵云的身份,一面则回头向赵云示意道,“子龙,还不见过刘使君。”

“见过刘使君。见过曹司空。”赵云跨前一步冲着刘备与曹操施礼道。

曹操并没有因赵云先向刘备致意而感到不满,相反却饶有兴趣地回头向刘备问道哦,刘使君认识赵将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