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节 不骄不诌(2 / 3)

加入书签

待到曹操抵达白马之时,除去赵云带来的援军,其麾下的兵马赫然达到了四万之众。这其中固然有袁绍部的残兵降将,但“失而复得”的曹兵亦不在少数。所谓失而复得,说白了就是逃兵。当初在曹操显然苦战之时,其麾下有不少兵马都做了墙头草,有的投靠了袁绍,有的则干脆落草为寇。而这些逃兵之中又以青州兵的数量最为庞大。若按曹操以前的脾气,定要杀尽这些忘恩负义之徒以儆效尤。可曹军在官渡之战损失实在太过惨重,加之又有蔡吉这头母狼在旁窥视,曹操终究还是没有底气惩处这些墙头草。只找了几个民愤较大的贼寇杀鸡敬猴。不过好消息还是有的。

“蔡安贞在延津逼死了袁绍?”大帐内曹操背手而立,向前来回报的信使求证道。

信使如实回应说,“齐侯已收殓袁绍尸首送往许都。”

“嗐...本初呐...”确认袁绍死讯的曹操同样兔死狐悲,为的老对手默哀了一下。不过片刻之后,曹操便恢复了其一贯的枭雄本色,甚至在眉宇间还带着一丝洋洋得意。

曹操当然不会为了蔡吉取得延津大捷而感到得意。他的愉悦来自于袁绍的死讯。须知,曹操这次在官渡收揽了不少袁军降部。这些兵马固然壮大了曹军的声势,可曹操在心底里依旧对降将降卒心存忌惮。生怕袁绍在冀州重整旗鼓后,这些降部会阵前倒戈,重回袁绍麾下。毕竟现下曹营中的降卒远多于曹操的曲部。曹操甚至还曾暗下决心,倘若降卒真有异动,就学一回白起。

贾诩一席话点出了蔡吉目前的处境。正如其所言,成功讨伐袁绍的蔡吉已向世人展示了她六年来所积攒下的实力。若是再像从前那般装“小白兔”,非但达不到韬光养晦的目的,反而会让人更加提防蔡吉。特别是面对像曹操这等出了名的多疑之人,蔡吉以前对付袁绍的那一套根本不适用。因此她眼下急需一套新的外交原则来处理新的局势。

想通了这一点的蔡吉自然是向贾诩虚心请教起来,“那依文和所见,孤当如何应对曹操?”

贾诩淡然地说出了四个字,“不骄不诌。”

“不骄不诌?”蔡吉想了想之后,脱口而出道,“的意思是不卑不亢吧。”

“何为不卑不亢?”贾诩饶有兴致地反问道。和蔡吉相处久了之后,贾诩自家这位主上经常会嘣出一些从未听说过的词,且这些词往往都含有深意

如今袁绍一死,他那三个又都是无能之辈,曹操总算是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袁绍留下的残部了。但见此时的曹操兴奋地在帐中来回渡了一圈,旋即便向身后的夏侯渊等人下令道,“妙才,赵睿部就分归汝统辖。公明,汝明日去乌巢,将那里的残部收归为一营。”

“喏”夏侯渊与徐晃双双抱拳领命。

一旁的荀攸见曹操如此积极地收编袁绍残部,不由上前进言道,“主公,白马津内尚留有一千余名水军,不如就此收编为水师如何?”

蔡吉被贾诩这么一问,才意识到不卑不亢这句成语可能还没在东汉出现。于是她赶紧圆话道,“孤是说,面对曹操既不能低声下气,也不能傲慢自大。”

“正是此意。”贾诩捻须颔首道,“曹操不似袁绍矜愎自高,主上与曹操相处,要让其以为其看穿了主上心思,如此方能做到以退为进。”

要让曹操以为他看穿了的心思?这可是项艰巨的任务啊。蔡吉一边在心中暗暗自嘲了一下,一边向贾诩拱手道,“多谢文和指点。”

贾诩似乎看穿了蔡吉对演技的信心不足,便向其安慰道,“来日方长,主上与曹操多交锋几次,自能把握分寸。”

且就在蔡吉忙着扫荡延津战场的档口,信使亦将她的答复带到了白马曹营。白马津其实是离官渡最近的一处渡口。倘若袁绍一咬牙从白马渡河,蔡吉和曹操还真有可能双双晚到一步。不过现在再说如果都已成了马后炮。在蔡吉在延津截杀袁绍的同时,曹操几乎兵不血刃地就拿下了刚刚受过重创的白马津。事实上,不光是白马津,黄河以南的袁军据点在袁绍父子逃匿后,皆已丧失斗志。而曹军就像一条贪吃蛇,在将这些据点一一吞噬的同时,亦不断壮大着的身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