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节 曹操子(2 / 3)

加入书签

面对父亲略带轻浮的玩笑话,曹昂却恭敬地答道,“回父上,孩儿已命人封锁四门,未动后宫分毫。”

曹操耳听曹昂如此表态,原本满面春风的脸上不禁露出了古怪的表情。倒是一旁的荀攸见状,连忙抢在前头夸赞曹昂道,“大真是治军严明。”

曹操听荀攸这么一说,面色也随之缓和了下来。旋即拍了拍曹昂的肩膀颔首道,“干得好。走,随父上去后宫逛逛。”

建安五年十一月末,曹操攻克邺城。与此同时蔡吉也与太史慈会师于河间城下,将袁熙部围了个水泄不通。不过袁熙终究不是袁术,身边也没有于吉那等神棍装神弄鬼。因此面对来势汹汹的齐军,袁熙选择了以最传统的方式来坚守城池。如此一来双方也就由此陷入了僵持之中。

曹丕穿着皮甲,手持练习用的木剑,死盯着对面步步紧逼的老兵。对方个头足足要比曹丕高出一个半脑袋,身形也要比他大出一圈。但曹丕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而是奋力举剑格挡对方一击又一击的进攻。十一月河北已然飘起了雪花,曹丕的内里却汗如雨下,呼吸也越来越急促起来。下一刻他才一举剑,对方便以更快的速度,更猛的力道一挥直攻他下盘。曹丕只觉的小腿钻心一疼,一个踉跄之下差一点儿就要跌倒。就在他好不容易稳住下盘之时,对方又一记过肩砍打中了他的头盔。终于曹丕再也没能稳住重心,狠狠地跌在了校场的泥地里,引得周围观战的齐兵一阵哄笑。

有道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眼见曹操逼得紧,陈琳反倒是把头一扬冲着对方苦笑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

曹操没想到陈琳会如此作答,先是一愣,继而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来人为孔璋松绑。才思敏捷,甚合孤心意。不知可愿出任司空军师祭酒一职?”

陈琳揉了揉酸痛的手腕,不假思索地拱手一拜道,“琳愿效犬马之劳。”

曹操见陈琳如此识时务,满意地点了点头,跟着又指着其余一干俘虏下令道,“都松绑了。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凡是弃暗投明者,孤定有重用。”

有了陈琳的例子在前,又被松了绑,杨弘等人自然是心悦诚服地向曹操叩拜道,“谢司空不杀之恩。”

如此狼狈的模样对曹丕来说早已见怪不怪。遥想当年在曹营之时,曹丕也算是出了名的神童,是校场上的常胜将军。谁人不夸曹二剑术了得。哪怕到了齐营之后,他亦风光了一段日子。因为起初曹丕为了将精力放在讨好蔡吉上,日常总是一个人练剑。偶尔找人比划也是找一些比他大个四、五岁的齐兵随便练练。这个年纪的齐兵都是没经过阵仗的新兵,可能书个月前还是在田头嬉戏的放牛娃,或是游走于街市之间的学徒。自然不可能是从小练剑,有名师教导的曹丕的对手。

然而自打曹丕下定决心要变得更强之后,他便不再去找那些鱼腩练剑,而是花更多的去找老兵切磋。结果他的战绩急转直下,由常胜将军变成了现在的鱼腩。曹丕也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羞辱中,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他从前所取得的那些胜绩,并不是因为他的剑术有多高明,而是出于曹操之子的身份。如今在齐营之中这个身份非但保护不了他,反而会让他的对手更加不留情面。

让那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小子好好出出丑——这是不少同曹丕练剑的齐兵心里的真实想法。虽然没人将这话说出口,但曹丕还是能从对方的一招一式中感受到深深的敌意。但他对此并不在意。只要能变强就行。抱着这一想法,曹丕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羞辱,同时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磨练着的技艺。

曹操摆了摆手转而翻身上马,朝徐晃问道,“公明既已取了袁术项上人头,那邺城皇宫战况又如何?”

“回司空,邺城御林军已向大投降。”徐晃拱手答道。

“哦?子修拿下了皇宫?甚好,甚好啊”曹操言罢一扯缰绳,提马宣布道,“走随孤去皇宫”

于吉的国师府离邺城皇宫并不算太远。一见曹操领着大队人马抵达,早已在宫门前驻马等候多时的曹昂,当即策马扬鞭迎上前道,“见过父上。”

曹操抬手免了的虚礼,继而仰头望着邺城高大的宫墙,不禁由衷叹道,“本初这皇宫倒是修得气派,怕是少说也有三千佳丽。子修可有看中之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