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节 为何而战(2 / 2)

加入书签

蔡吉的声音不算太响,却在河滩上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起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头接耳,再后来是高声咒骂,到最后狐疑、咒骂统统化作了一片低沉的抽泣。倘若老主公真不是齐侯所害,那他们这三个月究竟为何而战?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蔡吉本想劝解说“此事怪不得卿,乃乌延轻敌之过”,可话到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口。因为她能体会唐蓥这会儿的心情,知道眼睁睁地看着数千同袍因自己的一个错误而丧命是怎样一种煎熬。所以在沉默了片刻后,蔡吉深吸一口气肃然宣布道,“山威,汝先深入敌后探明地形替援军领路,后又以妙计破公孙、蹋顿二贼强攻,论功本该重赏。然汝之前轻敌冒进致使锦西援军全军覆没,论过其罪当斩。功过相抵之下,孤降汝为校尉,汝可信服?”

唐蓥涨红着双眼抬起头望着蔡吉依旧默不作声。蔡吉则轻声向其说道,“大仇未报,辽东未平,卿怎可轻言退出?”

唐蓥听罢蔡吉所言,身躯微微一颤,遂即低头称,“喏。”

众人眼见唐蓥终于站起了身也都随之松了一口气。辛毗更是连忙凑上前向蔡吉拱手进言道,“主上言之有理。吾等已俘获贼军二万余人,未免夜长梦多,还请主上尽早处置。”

蔡吉经辛毗一提醒,这才想起经过赵云等人一整天的奋战,齐军总共俘获了两万多俘虏。按照这个时代规矩,蔡吉完全有理由将这些俘虏统统坑杀。这不仅仅是为了给死去的齐军将士一个交代,同时也是因为公孙康现在还活着,未免这些俘虏产生异心发生暴动,坑杀是比较一劳永逸的办法。

眼瞅着唐蓥仅一次冲击就将数万溃兵收入囊中,管承忍不住朗声大笑道。“哈哈,军师真乃神机妙算!”

“将军谬赞也。”辛毗摇了摇头,转而抬手指着北方微笑道,“今日之局,非毗神机妙算,而有飞将军相助。”

管承顺着辛毗所指的方向放眼远眺,就见一队陌生的骑兵正将四散而逃的溃兵驱赶回包围圈。其中一员大将白马、白袍、白铠,极为醒目。而他使的那一杆银枪,更是既凌厉又霸道。所到之处几乎没有一人能在他手下走过一个回合。

“赵子龙!来者是子龙将军!”管承定睛看了一阵,不禁惊喜道。

辛毗亦是捻须点头道,“常山赵子龙果然名不虚传!”

于是下一刻蔡吉阴沉着脸在一干文武的簇拥之下来到了圈押俘虏的河滩前。就见两万多俘虏肩并肩地坐在地上几乎一眼望不到头。在他们身旁的白狼河上则漂浮着数不清的尸体尚没有被处理。几乎每一个俘虏的眼中都透着着疲惫与绝望。显然这些人都清楚接下来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什么。毕竟连续三个月的鏖战已经让双方结下了不死不休的仇恨。如果今日换做齐军与他们易地而处他们也会做同样的事。

不多时唐蓥等人押着三个将校模样的男子来到了蔡吉的面前。蔡吉将这三人上下打量了一番,旋即开口问道,“尔等可知公孙康、郭图、蹋顿下落?”

三人皆低着头默不作声,也不知道他们是真不清楚公孙康等人的下落,还是硬挺着不肯说。唐蓥见状抽刀就要砍翻那三人却被蔡吉抬手给挡了下来,“尔等走吧。”

那三人诧异地抬起了头,其中一个满脸虬髯的汉子更是壮起胆子探问道,“齐侯肯放吾等走?”

“孤说过孤从未派人刺杀公孙老将军。”蔡吉扬黛眉朗声说道,“尔等受人蒙骗,非孤之仇敌。”

话说辛毗之所以会在此次危机中坚定不移地站在蔡吉这边,除了他本身比较欣赏蔡吉,很大程度上也与蔡吉麾下有太史慈、张辽、赵云、高顺等大将效力。在辛毗看来只要这些大将还忠于蔡吉,那蔡氏家业便不会被轻易撼动。这会儿眼见赵云以区区两千战骑驱赶数万溃兵。辛毗更是再一次加深了自己的判断——善武重,兵者也;善用兵者,将者也;善将将者,王者也。蔡安贞能将此等飞将军,何愁伟业不成!

待到日暮时分。四方战将终于汇聚到了一起,白狼山方圆百里的东西山麓间,齐军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大批俘虏和马匹被押往白狼河大营。而获知赵云等人一举围歼四万敌军的蔡吉更是兴奋之极,二话不说就领着一干文武出营迎接凯旋而归的将士。

然而面对亲自出迎的蔡吉,管承、辛毗、唐蓥三人却是慌忙翻身下马,在其面前一字跪开齐声告罪道,“末将等救援来迟,还请主上治罪。”

“三位快快请起。孤能脱险,全仗卿等忠勇。”蔡吉边说边将管承与辛毗逐一扶起,可当她扶到唐蓥之时,后者却无论如何都不肯起身。

“末将无能,致使五千将士全军覆没,还请主上依军法处置!”唐蓥言罢摘下自个儿的头盔摆在了蔡吉的面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