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节 丰西泽会盟(2 / 2)

加入书签

“郭治中此话何意!”孙策猛地一拍案大声呵斥。

赵云立马摆出防御的架势以防孙策发难。郭嘉却是面不改色从容应对,“郭某是提醒吴侯,此时此刻曹公亦在与刘玄德议和。”

如果说迁都襄阳是蔡吉整个计划中最为薄弱的一环,那曹刘议和就是孙策这会儿的软肋。毕竟曹操、刘备那头一旦议和成功也就没他孙策什么事了。无怪乎,郭嘉话音刚落孙策那咄咄逼人的气势也随之弱了几分。

眼见郭嘉一口气打掉了孙策的嚣张气焰,蔡吉欣慰之余便跟着便顺水推舟道,“吾等今日在此会盟,旨在助天子迁都归政,理应求同存异,共襄盛举才是。”

在一旁观察许久的周瑜听罢蔡吉所言,顿时眼前一亮,拱手问道,“敢问齐侯,如何求同存异?”(未完待续。。)i752

蔡吉当然不是个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人。只要条件允许她不会介意让出几个县给天子。然而沛郡终究不像襄阳扼守南北要害能一连牵制曹、刘、孙三家。此外曹家父子占据沛郡多年早已在此地扎下根基。而荆北诸郡落入曹军之手才不过寥寥数月。两相对比之下自然是割让襄阳更能为曹家父子所接受。

当然有些话是不可对外言明的。所以蔡吉抬手阻止了想要反驳的辛毗,继而故作无奈地朝周瑜苦笑道,“若非曹公身陷当阳重围,孤倒是想与天子毗邻而居。”

依照蔡吉这会儿的说法,她是顾忌曹操在刘备手中,这才提议天子迁都襄阳。咋一听起来倒也有几分道理。毕竟若不是被刘备抢了先机,孙策与周瑜此刻也不会同蔡吉坐在一起商讨迁都分封之事。故而蔡吉此话一出,感同身受的孙策立马就一拍大腿大笑起来。“哈哈,齐侯真乃直爽之人!”

对于蔡吉的这番说辞周瑜却是半信半疑。不过还未等他提出质疑。对面的郭嘉已然代蔡吉大方地向孙策征询道,“不知吴侯对新都之选有何见教?”

诚然卜都定鼎本就是在几个备选城池中“卜算”出京师方位,理论上可以孙策也可以提名大汉境内任何一个郡县作为帝都。但帝都最终的位置还是得由汉廷连同曹、蔡、孙、刘四家诸侯商议后方可作数。所谓的“卜都”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更不可能孙策说定都吴郡就定都吴郡。所以周瑜一上来就拿迁都说事,并不是在打天子的主意,而是借择都的名义与蔡氏讨价还价。

此刻同周瑜早有默契的孙策当即大大咧咧地放话道,“孤提议天子迁都沛城,划沛郡、彭城二郡为王畿。至于王畿南门广陵,交由孤拱卫便可。”

听罢孙策一席言语,蔡吉忍不住重新打量了一番面前这位江东小霸王,并暗暗腹诽这哪儿是江东虎,分明就是大开口的南蛮狮啊!本来划沛郡、彭城二郡为王畿已是挑战曹营底线,孙策竟还大言不惭地宣称要将广陵郡占为己有。须知历史上广陵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北岸的军事重镇。倘若没有蔡吉乱入,篡汉后的曹丕会对东吴发起三次南征,其中有两次都是以广陵为据点。至于孙策本人更是在一年多前趁着曹操与刘表、刘备交战无暇东顾之际领兵围攻广陵。不过坐镇广陵的曹军守将乃是昔年“计锄吕布”的陈登,陈元龙。孙策屡次进攻皆败于其手。莫看如今孙策横扫江淮气焰正盛,可他却不敢让主力深入中原腹地。因为一旦曹军稳住阵脚,驻扎广陵的陈登随时都能抄了孙策的后路,让其有家归不得。试问这样一处军事要地曹家父子又岂会轻易地拱手让人。此刻孙策不顾现实大局提出如此唯利是视的条件,可算是让蔡吉见识到了何为“扬士多轻侠狡桀”。

然则未等蔡吉发作,郭嘉便已抢先一步对着孙策拱手正色道,“吴侯明鉴,吾家主上受天子之托调停三家争端,旨在平息战乱,护驾迁都。然吴侯所提事宜太过苛刻,恐难为曹氏父子所接受。”

孙策和周瑜当然清楚自家的要求有多牵强。但正所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能多圈一块地是一块地。于是孙策剑眉一竖,虎起脸道,“吾江东儿郎为天子披荆斩棘,区区广陵不抵曹公性命乎!”

哪知郭嘉根本不吃孙策这一套,直接就毫不客气地反问说,“而今兵围当阳者可是吴侯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