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节 终得子房(2 / 3)

加入书签

曹操这几句话声音虽轻,却被一旁的曹丕一字不落地听到了耳朵里。遥想起当年父亲将自己推给蔡吉的场景曹丕不禁有些心寒。然则心寒归心寒,年少的曹丕终究还是不敢忤逆父亲的决断,更没有勇气当众指责父亲凉薄。所以他最终也只是将种种情绪深埋在心底,并暗暗祈祷他那一母同胞的三个弟弟曹彰、曹植和曹熊不要被选为质子。

司马朗可没有曹丕这般物伤其类的情绪,得了指令的他一出城便将曹操的口信传达给了的刘备。得知曹操要与自己单独会面的刘备那是既心动。又狐疑。心动的是,一旦曹操同意割让四郡。他便无须再与蔡吉、孙策等人扯皮。毕竟刘备同蔡、孙二人也多有龃龉,眼下所谓的合作不过是在局势压迫之下不得已的与虎谋皮。而狐疑的是,曹操为人素来狡诈,刘备生怕那位鼎鼎有名的曹阿瞒在会面之时做手脚,甚至借机逃离当阳城。

犹豫不决之下刘备便将诸葛亮招入牙帐内商讨应对之策。诸葛亮听罢刘备所言,二话不说便斩钉截铁地否决道,“不可!主公万万不可听信曹操之言!”

“为何?”刘备略不甘心地追问道,“只需将会晤之地布置得固若金汤,谅曹孟德插翅也难飞。”

诸葛亮却是摇着头点穿道,“曹操此举旨在离间主公与蔡吉、孙策所结之盟。主公若与其会晤便是中其离间之计。”

司马朗回说,“主公勿忧,钟校尉已率部赶往凉州驰援。”

曹操听罢哼了一声,点了点头道,“说下去。”

于是司马朗又将蔡吉、孙策如何在急着夜渡汉水,又是如何同刘备在云梦泽上泛舟会晤的经过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通。直至说到刘备和孙策要曹操“割地送质”,方才引得包括许褚、曹休、刘晔等人在内的曹营文武皆为之一惊,纷纷破口大骂刘备、孙策趁火打劫。

这会儿的曹操虽也是面沉如水,却并没有加入谩骂的行列之中。因为他十分清楚事已至此便是骂破了嗓门也无助于扭转眼前的劣势。事实上除了许褚、曹休等曹操的心腹爱将之外,其余人等开骂也仅是在向曹操表态而已。所以等一干人等骂得差不多之后,曹操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继而又向司马朗问道,“子修可曾答应?”

“回丞相,大公子未作答复。然大公子已命荀令君护驾南下襄阳。”司马朗抱拳答道。

刘备耳听诸葛亮提起“同盟”二字,不由地皱起了眉头道,“孤与蔡、孙结盟本就无异于与虎谋皮。而今曹家小儿拒不割地送质,待天子驾临襄阳,孤岂非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不用刘备言明,诸葛亮也清楚自家主公这会儿在担忧什么。确实,论实力刘备绝非曹、蔡、孙三家联手之敌,甚至光是曹、蔡两家联手也足以至压制刘备救出曹操。更勿用说一旦天子抵达襄阳,刘备便会丧失继续围困当阳城的大义,进而丢掉逼迫曹营割地送质的筹码。所以曹昂拖延的态度令刘备十分焦急。但是诸葛亮却对眼下的局势有着另外一番见解。就听他,“可同蔡安贞一叙。”

听闻曹昂没有理会刘备与孙策的狮子大开口。而是直接放刘协南下,曹操铁青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点,就听他跟着追问道。“天子既已南下,孤何时能北上护驾?”

司马朗却是略显尴尬地回应说,“回丞相,刘备放言,待天子驾临襄阳后,要与丞相一同面圣。孙策亦为其张目,以调停为由引兵封死了子孝将军后路。”

刘备所谓的“一同面圣”摆明了就是要继续围困曹操要挟曹营。而孙策显然也已被刘备拉拢为一伙。想到这儿,曹操起身下榻信步走到司马朗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伯达。此番辛苦汝也。”

“为主公分忧乃臣之本分。”司马朗一面欠身自谦,一面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数月前其弟司马懿对局势的种种判断。

且就在司马朗暗自庆幸自个儿这次押对宝之际,忽听曹操则在其耳边低声嘱咐道,“汝替孤传话刘玄德。割让四郡也好。送子为质也罢,只需其邀孤出城相叙,万事皆可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