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压抑的阴影(2 / 3)

加入书签

但他自然清楚,如果自己一直默不作声,要是周围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摇动自己,或迫使自己抬头查看情况,那他绝对撑不住,所以他只能通过小艾来与外界进行交流,阻止他们对自己的进一步触碰和查看:

“小艾........小.........艾........”

可一反常态的是,即便杜锦艰难的分出一点点心神呼唤小艾,小艾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做出回应,呃,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杜锦可以断断续续的听到一道道熟悉的回应声,但这种声音在那些疯狂的意识碎片面前,还是显得太过无力了,毕竟杜锦的脑袋只有一个,不可能像内存条一样组成“双通道”,当他的大部分心神和意志被自己的情绪扯动时,对作为“外来者”的小艾自然变得难以察觉和交流。

“不!不能这样!”

受到这种结果的影响,杜锦内心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丝绝望和缺口,一些疯狂的思绪瞬间涌进来不少,杜锦只能将全部注意力转回,但他并不认为自己还可以撑多久,而杜锦不知道是,小艾在杜锦的意识刚刚出现异常时,就察觉到了自己主人不同寻常的生物电流波动,于是她当即呼唤其杜锦想要确认情况:

杜锦平时为了防止体内的黑色血印利用自己的负面情绪,间接让自己的人格和思维产生变化,趋向自己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所以他不管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非常克制,除了一些不能违背自己内心的情绪变化,其余较为激烈的负面情绪他都非常巧妙的隐藏在心中,希望用时间和事后的“自我开导”去让它们一步步的淡化乃至消失。

可事实上杜锦所做的恰恰违背了自己的初衷,“阴影”是把双刃剑,但我们并不能消灭阴影自我,就像我们不可能真正杀死自己的影子一样,但是我们可以与它和解。一位心理大师曾经说过做到和解的方法:“了解阴影自我之后,我知道自己将要作出哪种反应,于是我就能改变尚未作出的反应。”另外,许多书籍、戏剧以及电影,其实也都是在作者探索阴影自我的过程中诞生的。

当然了,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成为畅销书作家来用作品探寻阴影自我,因为那需要的其他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并不简单,但要清楚的一点是,探索阴影自我总是件好事,我们可以寻找徘徊在“黑暗面”中的潜质,而不是活在恐惧当中。“我们应该掌握自己的所有特质,如果有某个意识不到的层面,就无从谈到理解自我。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把它融合到性格中去,否则它就是我们的桎梏,因为缺了它,我们只是半个人,是对自我的拙劣模仿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专家会去把阴影自我比喻为肥料,没错,这东西对于我们的正面来说又脏又臭,但其实我们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让我们种出的花朵更好、更漂亮,所以,探索阴影自我非但没有危害,反而可以释放我们的潜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本质,而且,当意识到我们心里藏着这样一个对手,可以使人活得更谦卑、更充实。另外,如果要压制那些不想表露的阴暗面,要花费很大精力。学会接受阴影自我,还可以把这些精力省下来。

杜锦并非完人,因为他年龄和阅历上的不足,再加上他迫切想要对抗血印,乃至把它扼杀在摇篮之中过程中,又不想波及到自己不愿意伤害的人,正因为如此,他便开始压抑自己心中的“恶”,总以为自己可以把“阴影”掩饰得天衣无缝,但这些被杜锦刻意压抑的特质,总能找到机会显露出来,让周围的人们看见,就像现在这样,刚才与“修正者”的交锋让他心中压抑的那一部分以无法预料的方式释放了出来,让他想要毁灭自己和周围一切的事物。

“主人,主人?(ц`w′ц*)你还好吗?可以听到小艾吗?”

虽然本质上说,一个人只要能够接受自己,才能接受别人。当其更加完整的认识自己后,并不会改变或是丧失自己的本性,而是从内心深处的阴影中找回了原本就属于你的一部分本性,认识它,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也离真实而完整的自己更加靠近一步,但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绝对是寥寥无几,甚至创造出类似理论的人,也没办法做到这一点...................

“杀了他们!他们都该死!”

“我才是最应该成为上帝的人,为什么要趋于人下!”

“我要杀戮,杀戮才能释放我内心的愤怒!!”

.............各种扭曲、疯狂的思绪冲击着此时杜锦的理智,让他原本坚定的意识产生了动摇,感觉自己仿佛是在暴雨中无处躲藏的浮萍一样,杜锦只能用尽全身的力气去控制自己肢体上的动作,同时脑海中一直刻意的回想着自己与父母、司卿相处的美好时光,想要以此来一步步消磨那些负面情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