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靠山(2 / 3)

加入书签

到了五月下旬,辛粲才返回黑云山。

这一来一去,都快两个月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直接投了江东。

去了这么长时间,收获自然是有。

带回了一万石粮,五百支弩,布帛三千匹,铁甲一百套,还有金银钱帛十车。

无论是打猎,还是猎杀敌人,还是捕俘,乌头箭都得心应手,控制好剂量,可以造成短暂的昏厥。

斥候们弄回的猎物渐渐多起来。

“此物可否分给盐卒一些?”周牵看到此物后,喜上眉梢。

他手上有一支盐卒,负责从安邑“武装”搞盐,虽说打通了沿线关节,但盐池毕竟在羯人的控制下,他们不会这么容易被“打通”。

盐卒毕竟不是主力军,披着重甲提着长矛去跟羯人来硬的。

论生存之道,李跃只能算门外汉,女人们能从数百种野草中,区分处哪一种晒干后可以编织,哪一种可以入药,哪一种可以喂养鸡鸭鹅……

月姬在山上发现了大片的乌头。

附子与乌头同根,附子八月成熟,而乌头恰好是四五月采。

汉末三国,乌头毒箭早以出现,关羽刮骨疗毒,疗的就是乌头毒。

汉刘安编著的《淮南子》有言:天下之凶药,莫凶于鸡毒。

所以乌头毒箭就非常有必要了。

“你不说,我险些忘了。”李跃将制作毒箭的方法教了一遍。

其实非常简单,烧一锅水,将乌头剁碎熬煮一番,箭头泡一泡即可。

抢盐的时候,刀剑也可以提前泡一泡。

“有了此物,事半功倍。”周牵如获至宝。

乌头花极像鸡头,所以有些地方称为鸡毒。

不过这玩意儿很难大规模用在战场上,一则制作繁琐,遇到雨天,效果减半,二则,毒箭长期不用,会渐渐失效,天太热,毒箭也会失效……

战场上有更高效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箭头上涂抹金汁,让中箭者感染致死。

虽说乌头不能在战场上大规模应用,但小规模用还是可以的。

给斥候装备上,效果立竿见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