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以口为奠(1 / 3)

加入书签

冲锋衣就是好东西。虽然全身都进过水。但是放在口袋里的烟却是一点问題都沒有。专业装备。就是好用。

马丽丽接过饼干。道:“好吧。那我就给你从头讲讲。你可要听到了。这些以后咱们还是可能会用过的。”

两人就地找到了大石头坐下。也不管后面的浮雕是什么。就先在那里说起司马迁的平生。马三炮虽然也不想听这么无聊的东西。但是这些内容对于把握洞穴的建造原因。以为做一步的计划是有很大帮助的。磨刀不误砍柴功。也不用急着去看后面的浮雕。先把所有的这些图背后的故事都弄清了。那起來也就容易很多了。甚至还能从里面找出破解秘密的蛛丝马迹。

沒想到听到后來的时候。马三炮竟然有了睡意。但马丽丽还是在一丝不苟地听着。

司马迁按理來说也是个官二代。老子当官。他也当上了官。不过他老子能平安一生。他却不成。这也是给现在很多的人敲响了警钟。别以为靠子自己的老子就能飞达一辈子。三十年河东。三十所河西。如果贪污了做坏事也也就算了。但是如果不为百姓做点实事。那肯定是活不了多久。

前两幅图里面还只是一些断。从里面看不出什么來。但是从第三幅开始。里面有就了情节。

和第二幅有联系的就是里面的两个人物里面有一个就是他。也就是那个点灯写书的人。但是和第二幅里面不同的是两者的神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第二幅里。那读书人执笔急书。副傲然临风的感觉。如果小丫头什么的看到了。一定会喜欢的不得了。但是地第二幅图中就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身上的那股子傲气沒有了。反而是一股子的落魄气。他双膝跪地。头都不敢抬起來。而他所跪在面前的则是一个皇帝打扮的人。着龙袍。落龙冠指手划脚。似乎是在对着这个读书人破口大骂。

这次马三炮仔细看了图上的每一个角落。这次他也发现了一行小字:著书惹祸。司马头断。

看着这几行字。马三炮就有些不明白了。马三炮问马丽丽道:“司马迁不是被阉了吗。怎么还被杀了头。”

马丽丽道:“这就是你不知了吧。司马迁虽然沒有被直接杀头。但是成史上对他死因的记载是不明确的。在李陵的事件里他就得罪了汉武帝。那次只是把他给阉掉了。但是后來写了《史记》。更是触怒了皇帝。在那个杀人如杀蚂蚁的年代里。不杀他是不可能的。”

眼前的事情总是扑朔迷离。但是存留在历史长河里里的那些恩恩怨怨就沒那么复杂了。经过很多年代。很多人的总结之后。那些事情就变成了脸谱分明。情节紧扣的故事。

和司马迁的死一样。他的出生也是一个迷。有说法是。他是左冯翊夏阳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城南人。还有一个说法是龙门人。也是就今天 的山西河津。这两种说法有可能真的是在地界上产生了分歧。也可能是为了争夺他这个如雷贯耳的名人來发展旅游业。不过无论无何。都是因主他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马三炮知道点司马迁的事。但也只是皮毛。便问道:“司马迁是史官。按理说也是为组织上服务的。怎么混到最后连脑袋都给沒了。”

马丽丽道:“要说别的我也不知道。只是有一次学校里研究一种植物。涉及到一段历史。我正好查看了司马迁的平生。所以才能了解的这么清楚。你知道在封建王朝里想要活下命來是需要会察颜观色、趋炎附势的。正如咱们一开始讨论的一样。如果沒有了这两项技能。那就肯定活不长。你说的对。史官是为皇家服务的。但是你知道胜王败寇的道理。一旦称王了以后就会把另一方称为敌寇。是损害人们利益的人。舒不知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胜者还是愿意那样写。这样的结果就是历史沒有了公正性。完全就是一个扭曲事实的哈哈镜。有些史官就这么做了。只要皇帝喜欢的就多写点。只要是皇帝爷看不顺眼的。就一概不提。这是很多人的做法。但是司马迁不是那样的人。他虽然贱为人臣。但是他人很正直。他不管皇帝喜欢不喜欢。只要是事实是那样。他就如实记录。一偏向任何一方。这样是做回了自己。但结果就是他自己沒有一个好下场。”

马三炮道:“确实是这样啊。过去是那样。现在还是这样。你刚才说司马迁是咱们的祖先。那好啊。你就给我讲讲他的事。我也好对他有一些了解。”

马丽丽道:“很长的。你真的愿意听啊。虽然我记得很清楚。”

马三炮从冲锋衣里拿出一包饼干给马丽丽道:“咱们找个地方坐下。边吃边说。我來抽根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