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龙门记 第29节(1 / 4)

加入书签

穆三爷冷眼旁观,看宋微先头面对重宝财富都没什么反应,这会儿为了点小钱耍赖撒娇,心想此人果然不简单,只是做女婿却不合适。再不简单,也不合适。

宋微浑然不知无意中搞砸了一场相亲。从穆家出来,在路边食肆吃了个午饭,骑着得哒悠悠然往东牌坊走去。因为今日与美人约会,嫌毛驴掉价,改为骑马。得哒毛色再灰,终究是匹良驹,好歹撑撑脸面。

时间尚早,美人还没到。东牌坊是进入西市的东边入口,也是最主要的入口。午后顾客成群结队而来,热闹非凡。宋微先是坐在路边茶摊子上喝茶,跟人打屁闲扯。后来觉得视野太窄位置太低,容易错过,便骑上马背,立在牌坊柱子前等着。

自打从南边回来,宋曼姬给他添置了不少衣裳。做娘的一向乐意打扮儿子,加上手头宽裕不少,添置的行头一件比一件漂亮。正当夏末秋初时节,宋微穿了件白底五彩丝绣的苎麻单衫,既艳丽又清爽。头上歪戴顶翻沿尖头小毡帽,十分俏皮帅气。往来之人,尤其异性,从十几岁到几十岁,都忍不住多看他两眼。不少同样头戴毡帽的小年轻,一面暗暗泛酸,一面有样学样,悄悄扯歪帽沿,自觉格外潇洒些。

从穆家的角度讲,宋微与交趾国王、明华公主、宪侯府均关系匪浅,兼之本身能力不俗,当然设法拉到自家船上方为上策。大掌柜不仅薪金优厚,而且能分到东家的股份,并参与最核心的生意,可说前途无量。穆三爷认为,这是两全其美皆大欢喜的方案,宋微但凡有点脑子,必然作此选择。他也知道宋小郎年岁样貌,经自家弟弟一番介绍,认定是个难得的人才,难免起了招揽之心。恰好膝下尚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妙龄小女,今日在场,倒是考察女婿候选人的心思居多。

幸亏还有一个更了解宋微的穆七爷,见他神态虽然温和,眼底其实一直淡淡的,便知道这些都不算十分如意。捏起最边上托盘里两张薄纸和一方小小印鉴:“这是最后两样了。从今年首开京都商路起始,以后凡是这条商路的利润,每年分你半成红利,期限为二十年。纸上写的是合约,印鉴是信物,你看看。”

宋微眼前一亮。这就是传说中的吃干股呀,亦即俗称所谓米虫是也。他毫不掩饰地咧开嘴,伸出手把东西接过去:“七爷、三爷,二位太客气了!这可怎么敢当……”一面说,一面笑嘻嘻地接了穆七爷递过来的笔,懒得多瞧合约内容,刷刷签好自己大名,蘸上朱砂盖了印,将那拇指大小的印鉴揣进怀中。

金银珠宝、田庄铺面,都要自己花精力看管,平白找罪受。穆家大掌柜的位子固然诱人,他宋微却从来没有那个野心。真心实意朝二位老板行礼致谢,望向穆七爷的时候,一脸“还是你老人家最懂我”的谄媚表情。

七爷恨铁不成钢,偏又没有立场教训,指着他鼻子:“你啊……唉!”

☆、第〇四八章:事关财色凭真意,人不风流枉少年

穆家商行作为西市蕃舶街老字号之一,是典型的家族企业。西都总号管事的,是穆三爷,南北长途跑货的,是穆七爷。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乃穆氏最重要的两位支柱型人物。六爷身体不便,留在西域老家没出来,负责掌握货源。其余兄弟,有的早年过世,有的不善经营,不值一提。

由于机缘巧合下开拓了南疆交趾市场,穆家预备把第二代中较出色的弟子派几个过去,建立常驻据点。已经成熟的南北商路,也慢慢交到下一代手中。而新开辟的西都至京城东西商路,则由三爷与七爷亲自照管。皇恩圣旨金口玉言,着太府寺将宫中及官用皮毛蕃药两项采购任务交给穆家承担。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由此拓宽深入,未必不能逐步蚕食,垄断更多领域。

从大局看,穆氏是西市第一家同时贯通了南北及东西商路的商行。假以时日,很可能成为这蕃舶街的龙头老大。对于不显山不露水帮了大忙的宋微,自然慷慨得很。

穆三爷与穆七爷一起接见了宋微,不过说话的主要是七爷。三爷只坐在一边,偶尔看小伙子两眼,笑眯眯地喝茶。因为不怎么往外跑,比起惯于长途跋涉的七爷,显得更为富态和蔼。宋微从前远远见过三爷几次,真正面对面打交道,此乃头一遭。

宋微笑得更谄媚了:“那个……七爷,我能不能,那个,预支点钱……”

穆七爷脸一板:“你不是说在翁家击鞠?翁府难不成还克扣你工钱?”

“最近开销比较大,手头有点紧……”特地跟窈娘约在今日午后,就是为了兜里能充裕些。陪名妓逛街,花钱也光荣。

穆七爷很知道他的光棍习性:“你能有什么开销?无非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今后每年的红利分三次给你,省得都扔给青楼酒肆,最后到我这里来讨饭!”

宋微脸色赧然,低头默认,嘴里软语央求。穆七爷拿他没法,最终恨恨丢给他一袋子铜钱加两根金条。

寒暄过后,进入正题。穆家想得很周全,备了四种方案供宋微挑选。

穆七爷先打开桌案上一个箱子,一片璀璨夺目,珠光宝气霎时耀得满室生辉。

“这些,是玉石黄金和一点珠宝。到底值多少钱,弹性太大,不好说,你自己看。”

然后指着一沓纸张:“这些,是田庄铺面的地契房契。田庄收成都不错,铺面也都是好地段。若是不介意,连管事的人一并给你。”说罢,穆七爷将写满了字的契约递过去。宋微连连摇手:“不必了,我又看不明白。再说我还信不过你老么?”

接着穆七爷拿起旁边一块不起眼的玉牌:“这是我穆家给大掌柜的信物。拿了这个,一应待遇权益,全部比照大掌柜。你若愿意,可以试试跟我跑京都商路。”看宋微一眼,补充道,“至今手里有这块牌子的人,除去姓穆的,统共也不过三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