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686节(1 / 5)

加入书签

姚广孝忙道:“臣已经统计清楚,甲申科预计登榜贡生四百六十人,其中一百一十七人为江西籍贯。”

“江西文风鼎盛,本就是科举大头所在,这也是难免的国朝有法度,既然是统一规定,总不能因为江西考中的多,就区别对待。”

吏部尚书蹇义这时候也说道。

蹇义说的也没毛病,既然统一划线了,那就按一致的规则来,江西考上的多是人家有本事,不可能说特意针对江西籍贯的考生。

不过在明初,江西的考生确实数量又多,质量又高,从元朝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科举大省,这种情况一时半会儿是改变不了的。

只能说,人人都有吃瓜之心。

“恭贺陛下取天下之才!”

姚广孝作为主考官,首先上前行了礼,然后宋礼紧随其后。

而此时的奉天殿内,六部尚书和姜星火也在。

“平身。”

朱棣也想让北方的举子多一些,问题是,北方的人口基数和教育水平就摆在那里呢,科举上的表现,确实不如南方,更别提跟江西比了。

但这个数字,还是令朱棣不太满意。

“北方举子,只有寥寥数十名登榜吗?”

“陛下,不能再来一次南北榜了。”

忠诚伯茹瑺苦口婆心地劝道。

朱棣笑吟吟地让大伙儿平身,永乐二年的甲申科是他登基后的第一届科举,意义自然非同一般,而他本人看着甲榜的名单,也颇有种李世民当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快感。

不过看着看着,朱棣的眉头就稍稍皱了起来。

朱棣扫视众臣一圈:“朕近来听闻一事,据说江西有许多举人,纷纷赶赴京师应试,以至于江西的会馆都挤得人没个落脚的地方。”

朱棣话音刚落,刑部尚书郑赐便站出来:“回禀陛下,确有此事!江西各县的考生,都集中到京师,人数颇为可观。”

朱棣若有所思,旋即看向姚广孝:“这名单上的江西籍贯考生,数量确实有些多了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